翻新时间:2022-10-17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是一篇知识童话,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
1、释题激趣,整体感知。
2、读读说说,理解品味(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学习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3、整体回顾,加深印象。
4、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虫、很、”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
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情景。
谁来说说刚才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除了有这些自然现象,还有哪些现象预示着天要下雨呢?好!今天宋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要下雨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看课件,准备回答问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新课文?那遇到不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引导总结识字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2、谁来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书时,教师注意正音)
3、刚才这几位小朋友读的怎么样?谁来当小老师评价一下?
4、小朋友们读的真好,评价的也非常好!看来小朋友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一定认识了不少的生字。你看,大屏幕上有许多新字朋友,你有什么好方法让大家记住它?
(大屏幕上展示本篇课文中的生字)
5、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能记住这些新字朋友。来,咱们一起读一读。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等)
学生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
请2~3名小朋友读课文。
请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记住生字,如:
我能记住“吧”,因为我认识“巴”字。
齐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领悟课文内容
1、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小朋友们再读课文一定能读得非常熟练。好,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
2、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读这篇课文,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同学听老师读课文。
3、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样。
4、下面小组合作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5、自由背诵课文:
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四、写字
1、(大屏幕上出示要写的新字)这是我们要写的字,你觉得哪个字你最有信心写好?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仔细观察生字,说说写的时候怎么样能把字写好。
2、书空生字。
3、学生在写字卡上写字: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小朋友们写的字可真漂亮,把你写的字带回家让爸爸妈妈也来评一评,好吗?
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谈谈还知道哪些动物下雨前的活动。
2、交流知道的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你怎么样度过“五一节”的
- Protect Environment(保护环境)
- My Britihday Gifts(我的生日礼物)
- 祝父亲节快乐
- 关于父亲节(Father"s Day)
- Friendship(友谊)
- 看图作文
- Protect Environment(环境保护)
- 看图作文
- May Day Long Holiday, Kept or Cancelled?(五一长假是否应该取消)
- My labors day(我的五一节)
- 五一见闻
- My Father(我的爸爸)
- My Home Village(我的家乡)
- 母亲节由来和发展
- 照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新发展
- 变频器基础讲座(三)
- 高层民用建筑供电系统的设计
-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
- 变频器常见的十大故障现象和故障分析
- PHC管桩在温福铁路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物流全球化促进船公司运输链整合
- 浅谈AIS在海事管理中的应用
- 装饰工程电气系统防火及质量控制
- 10kV 线路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 剖析日本桥梁抗风设计基准之我见
- 高层办公建筑电气设计——某机关办公大楼设计实践
- 大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的更新
- 高层住宅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施工实践
- 《难忘的泼水节》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日月潭》 范文习作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讲义2
- 《日月潭》 教师语录
- 《日月潭》 重难点分析
- 《日月潭》 教案讲义1
-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讲义1
- 《日月潭》 教案讲义2
- 《日月潭》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日月潭》随堂练习 巩固篇
- 《难忘的泼水节》 趣闻故事
- 《难忘的泼水节》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日月潭》 训练素材
- 《日月潭》 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