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古诗教学中,情境的设置很重要。在教学中,用图片,语言等方法设置情境。让学生身心浸中情境中,在情境中感觉古诗的美。古读中的意蕴最好是由学生自己读出来。自己读出来的意蕴会永远记在心里,自己能读出意蕴的诗歌也会永远记在心里。

【教学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教学方法】

“三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

(指名背诵)

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

“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指名说说)

小结:

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

预习“三读”法:

一读:

读准读通课文。

(大声朗读)

二读:

划出生字,记住字形。

(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

3、学习生字:

⑴ 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⑵ 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

(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⑶ 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

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

(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人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

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

什么叫“振林樾”?

(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

(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⑴ 出示课文插图:

① 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

(牧童骑黄牛)

② 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出示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③ 齐读诗句。

⑵ 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

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出示诗句: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⑶ 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⑷ 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

(指名读)

⑸ 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

(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小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

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

(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

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

试读课文。

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

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

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

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5、简单讲述诗意。

6、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

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4、认读课后我会读的词语。

六、总结全文

七、课后拓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y Motto
My Favorite Places
My Best Friend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Building a Paper Factory
My Daily Schedule
Don't Let Card Collecting Affect Your St
My School life
哈尔滨的水污染
To Be a Teacher 0r a Businessman
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绍)
what do you think of Internet
乐的一天(a happy day)
Bikes or Cars
My Hobbies
地铁建设要与科学发展观相契合
地铁联络通道顶进法施工技术
上海市轨道交通5号线信号系统控制网络的研究与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的防杂散电流设施施工
将快速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主要公共交通方式的战略思考
“多数人暴政”在什么意义上才是真命题
钢轨道梁中的平联设计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压网络的选择
上海轨道交通土路基填筑标准探讨
地铁车站顶板支撑方案的优化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拆解施工中临时运营方案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客
轨道交通体系与大中城市的发展
平行换乘车站低插入比共用地下墙基坑开挖的变形控制
屏蔽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打电话》随堂练习 提高篇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巩固篇
《半截蜡烛》趣闻故事
《打电话》美文欣赏(一)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阅读篇
《打电话》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打电话》教学设计一
《打电话》重难点分析
《打电话》老师语录
《半截蜡烛》美文欣赏一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理解篇
《半截蜡烛》重点问题探究
《打电话》随堂练习 巩固篇
《打电话》重点字词梳理
《打电话》重点字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