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
2、揭题:
刚才这叫“失物招领”。
(出示,练读,注意读准“失“的字音。)
谁知道什么叫“失物”?那么借给别人的东西叫不叫“失物”?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2课就叫“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3、反馈:
老师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出人物、事情等。
4、连起来说说,看谁说得又连贯又具体。
三、识记生字
1、在文中圈出生字:
读正确,组成新词的把词划下来。
2、把圈划出的生字词读一读,再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得准确。
3、出示无拼音的生字:
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4、指导读准字音:
“才”是平舌音。
“准”、“双”、“专”是翘舌音。
“请”、“同”是后鼻音。
5、开火车认读,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生字。
四、朗读感悟
1、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
2、读后有什么不懂处可以向四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请教,读懂的可以出题考考大家。
五、思考练习
1、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词,并用上生字词说话。
2、看课文插图,讲讲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摘果子:
巩固字词。
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⑴ 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⑵ 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四人小组开展词语接龙比赛,看哪组接得最长。
二、感情朗读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如齐读、按自然段接读、男女生对读等。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⑴ 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⑵ 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⑵ 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1、用课前准备好的垃圾袋,请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可以自由组合。
2、以组合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表演赛,师生互评。
四、指导写字
1、读读“我会写”中的6个字。
2、观察6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你觉得该提醒大家什么。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重点指导:
“专”第三笔是竖折折。
“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
“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五、拓展延伸
1、展示学校在开展“我不丢,但我捡”的讲卫生活动中的照片:
说说自己的想法。
2、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评析】
带着问题读课文,使学生的读有针对性,老师适时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而说话训练又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圈圈划划是做读书笔记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生字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每所学校都会宣传“热爱学校,讲究卫生”等并开展活动,将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行动照片展示出来,会产生“不令而行”的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苦瓜
- 爱风的孩子
- 捉老鼠
- 缤纷夏日(日记7.5-7.8)
- 百变男生
- 我用电脑画画
- 缤纷夏日(日记7.16-7.22)
- 难忘的六一
- 缤纷夏日
- 四色兔
- 奥林匹克梦
- 缤纷夏日(日记7.21-7.27)
- 给刘思影同学的一封信
- 我家的贝贝
- 蜗牛历险记
- 浅议存货审计
- 浅析国家审计机关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的作用
-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解析
- 现代审计与审计现代化
- 如何做好人行内审综合分析工作
- 规范审计基础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 国家审计公告的法律研究
-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 加强廉政建设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 企业会计舞弊与审计
- 对内部审计处罚权的探讨
- 浅论网络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 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机制的思考
- 内部审计在改制企业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孙权劝学》判断下面各句是什么语气?
- 《孙权劝学》古今异议
- 《孙权劝学》中心思想
- 《孙权劝学》文言知识
- 《孙权劝学》写作借鉴
- 连环画《刮目相看》
- 《孙权劝学》多义词辨析
- 《孙权劝学》词语解释
- 《孙权劝学》课文背景知识
- 《孙权劝学》写作特色
- 《孙权劝学》成语
- 《孙权劝学》结构分析
- 《孙权劝学》问题探究
- 《孙权劝学》通假字
- 《孙权劝学》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