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会体贴长辈的思想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2、用小黑板写好课文中人物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
出示课件,教师叙述课文内容。
2、请你们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课文插图。
3、学生看图:
自由练说后,指名说故事。
4、板书课题:
随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难读的字词(相互交流)。
2、小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识记生字的办法识字。
3、汇报并挑选同学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4、其他同学边听边画:
课文有哪几个人物?
哪些字音读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小组交流。
2、各小组派代表指出要注意读音的字词。
3、老师相应指出字词。
4、朗读:
请小老师范读、领读。
多种形式读。
5、学生自读自纠,互读互纠。
6、师生共做识字游戏。
四、读顺课文,发现感知
1、把生字宝宝请回到课文中你们能不能读好?
2、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人物的语言。
4、分角色练读:
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5、边读边想:
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什么?
五、提出问题,自读自悟
1、读了课文,自己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己问自己答。
2、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让学生回答。
六、看图对文,情感升华
1、出示课文插图,找一找与插图相应的段落。
2、想一想:
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
〖板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
棉 照 晒 被 盖 午
收 脱 躺 合 眼 晴
第二课时
一、交流讨论、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开火车多种形式认读。
2、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
3、挑选会认的字说词语:
说出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容
1、上节课我们和小峰做了好朋友,这节课你们想不想再和小峰牵手,更进一步了解小峰呢?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把课文读懂:
⑴ 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
(“阳光钻进棉花里”,棉被更暖和)
⑵ 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
(“棉鞋里也有棉花”,晒过以后,“棉鞋里有好多阳光”)
3、学生进行交流,感悟课文。
4、学生分别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汇报,教师适时指导。
5、学生自由读:
读出奶奶、妈妈,小峰说话时的语气,体会情感。
6、小组再练读:
以给画面配音乐的形式分角色朗读表演读。
7、利用多种形式朗读: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8、全班汇报读。
三、理解课文,说话训练
结合理解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1、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
2、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要学习写好6个字,先读一读。
2、师范写这几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先书空,再写字。
4、有能力的同学自己完成所有的字。
5、学生练写。
五、课后作业
做一件体贴长辈的事。
〖板书设计〗
7 棉鞋里的阳光
体贴长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梦想有一天在领奖台上……
- 今天;明天
- 明天,我们还能有水喝吗?
- 爱师颂
- 参观汽车博览会
- 知识使我聪明起来
- 朋友带来的快乐
-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 观瓜趣事
- 我的笔名叫“隐含”
- 同窗好友
- 手机下乡
- 最老的“特种兵”
- 流一场泪的收获
- 今晚,我睡不着
- 关于效益审计的几个问题
- 浅谈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
- 企业采购合同的审计审签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 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刍议
- 从涉诉审计业务谈如何避免诉讼风险
- 浅析当前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成因、对策及审计建议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 深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要点
- 内审在改制中的“六关注”与“六结合”
- 浅谈管理审计
- 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殊性及降低风险的对策
- 电子商务网站审计构想
- 浅论风险导向审计
- 关于“安塞腰鼓”的常见问题
- “偷”字写出了神韵佳境
- 《安塞腰鼓》主旨的多层探究
- 刘成章简介
- 我读刘成章
- 腰鼓老人高向成
- 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 浅议《安塞腰鼓》的阅读
- 古朴的安塞腰鼓
- 我的第一位文学指导老师――刘成章
- 安塞腰鼓的历史
- 《安塞腰鼓》课文阐释
- 《安塞腰鼓》中的四处妙喻
- 安塞的其它知识
- 古朴的安塞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