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2
《画》教学设计之三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学生字。
1、学习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抽读卡片。
(2)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爬楼梯
- 郊外的秋天
- 多彩的石榴
- 快乐的奇乐儿童乐园
- 假如我是超人
- 《夏》
- 妈妈的爱
- 春天来了
- 我喜欢蓝色
- 谁的本领大
- 帮助
- 地震中的小英雄
- 小河哭了
- 春天的发现
- 我的梦想
- 图书交换活动倡议书
- “点燃读书热情、书香伴我快成长”世界阅读日活动倡议书
- 爱心捐水倡议书
- XX村细辛基地建设项目
- 关爱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活动倡议书
- 争做文明礼仪小标兵的倡议书
- 申报“青年岗位能手”事迹材料(银行信贷科长)
- 花园式单位申报材料
- 省级青年文明号重新申报材料
- 初中生爱心捐款倡议书
- 省青年文明号活动优秀组织奖申报材料
- 公司争创市级“青年文明号”申报材料
- 水管站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单行材料
- 申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 五四红旗团委申报材料
-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析劳伦斯短篇小说标题的主题张力
- 如何提高藏族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
-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网络语言
- 国际文化交流视角下的应用语言学
- “白汉”双语文教学对汉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及其启示
- “语言学转向”下的双刃剑
- 泰国暖武里府高三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偏误考察
- 基于应用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研究
- 皮亚杰结构主义理论的语言学回归
- 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析网络语言
- 网络媒体带来的语言学习革命
- 交际任务教学法的语言学理据探究
- 浅析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学策略
- 古希腊、罗马的语言研究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
- 《母鸡》教学案例
- 《母鸡》一课想到的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思考
- 《猫》思考(推门课)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 《母鸡》教学思考(推门课)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思考
- 《给予是快乐的》一文的教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和思考
- 《颐和园》设计
- 《颐和园》教学思考(推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