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2、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2、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1、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2、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味隽永的特色。
【课时】
1课时。
【课型】
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
【教具准备】
写好字词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一个山区孩子面对无言的群山时,最美丽的梦便是对山那边的世界的憧憬,让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便成了生活中不倦的追求。今天我们走进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倾听有关山和海的诉说。
二、检测字词、扫通障碍
1、找一名学生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学生领读,老师纠正。
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漫湿 一瞬间
2、老师点出一些词语,让学生掌握词义并造句。
例: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三、通读全诗,整体感知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
2、各自练习朗读;
3、领读;
4、齐读。
四、内容研讨
可在适当时候将“有关资料”中的诗人创作谈读给学生听,以帮助理解诗歌。
研讨,首先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疑难就是问题,深层的含义或奥妙也是问题。让学生用铅笔打问号,然后提出问题,老师补充。
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2、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3、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怎样的孩子?他为什么想到山的那边,而且是“常伏在窗口痴想”?为什么去爬山?为什么又说自己的想望是“幻想”?
4、“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
5、山那边的青山,为什么“铁青着脸”?
6、“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改用议论语言,怎么说?
7、“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一座座山顶为什么诱惑着我?“我”为什么失望?心灵为什么是枯干的?海潮漫湿枯干的心灵又是什么意思?
8、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怎样表达?
五、小结内容研讨的经验
学习方法和习惯也是教学目标。学习笔记应该有一部分专门记“语文学习经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等方面应该分页记。每次小结只须提要式地记一两点。
六、再朗读全诗
七、布置课外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识记积累课下注释及“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做到“四会”,即“会读、会写、会解释、会造句”。
十、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群山 大海
喻困难 喻理想、信念
取象群山和大海寄寓哲理
十一、课后小结
教学诗歌应注意朗读教学,还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发言,让他们自己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母校——实验小学
- 我们的 节日
- 风云天下--龙族(1)
- 朋友
- 智擒小偷
- 多彩的妈妈
-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 甜蜜的爱
- 保护母亲河
-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 读《愚公移山》有感
- 祖国在我心中
- 爱
- 为地球着想
- 观后感
- 审计局工作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10县残联工作总结
- 办公室秘书个人工作总结
- 社区残联2012年工作总结
- 班主任心得工作总结
- 超市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 2012年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 市委组织部行业管理科科员工作总结
- 2012年房地产公司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植物检疫站2012年工作总结
- 公司会计2012年工作总结
- 党员教师学期末工作总结
- 公司采购员业务工作总结
- 班主任工作个人总结
- 烟草局驾驶员个人工作总结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10)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
-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阎锡山村政思想的影响
-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侗族丧葬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
- 远古苗族的写作——附丽于古歌和刺绣
- 加强书法教学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 宗教文化的特征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道德中心主义的张扬与消解
- 浅析中国诗与画的关系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秦兵马俑》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
- 《秦兵马俑》2
- 《将相和》2
- 《秦兵马俑》1
- 《索溪峪的“野”》教学
- 《詹天佑》2
- 《十六年前的回忆》2
- 《猴王出世》
- 《十六年前的回忆》1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1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 《詹天佑》1
- 《景阳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