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31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听了蔡艳老师激情洋溢的古典诗词《观沧海》教学课后,由衷地说一句:“久违了,如此充满激情、充满阳光、充满稚气、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老师的投入满腔、学生们高举的小手、一句句师来生往地默契应和,一次次抑扬顿挫地感情朗读,一个个虽稚嫩但大胆的独特感悟,绝不仅仅让听课老师面带微笑地频频颔首,更有一种热情在内心被感染被燃烧。是的,我们被感动了!我尤其感动于蔡老师的饱满激情,感动于她对课堂的精心设计。下面我就本课的诵读教学、诗意理解方面很值得学习的地方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关于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我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在教学中我们大都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能;而且有时,我们会花很多时间来评诵读,评得兴味全无;对于背诵也缺乏必要的指导,串讲之后就勉强学生为之。而蔡老师的这堂课中,读体现出了训练层次,评做到点到为止,诵便是水到渠成。蔡老师在读的环节里,分为三个层次训练: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对于读出感情,不是一步完成,而是在逐步深入地理解诗意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这样有序的训练之后,学生自然会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蔡老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朗读者,她饱含感情地范读,为学生做了出色的指导,学生只想模仿老师、跃跃欲试,每一个学生都能像蔡老师一样大方、大胆,放开声音、投入诵读。更为感动的是,老师与学生的亲和,学生对蔡老师的范读也提出了评价,可见蔡老师平日教学中的谦虚,与学生教学相长。

二、关于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诗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而我们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并快速背会,往往对诗歌进行过于理性的分析,流于琐碎,解来解去,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违反了诗歌欣赏的原则。而蔡老师在讲解这首诗时,保持了诗歌意境的完整。

1、风景再造品诗意:

蔡老师把诗歌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课堂富有美感。再配上音乐,增加视听效果,课堂更加生动立体。在这样的气氛酝酿之下,蔡老师让学生对照原诗一一辨认画面,并加上学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画面再补充,并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出来。这似乎已经并不难,学生在视觉和听觉被启发的状态下的回答让听众惊叹。蔡老师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风景再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魂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感受到了美,交流了美。诗歌不再是一节一节,一句一句支离破碎的,而是一幅幅连贯流动、充满神韵的画面。

2、抓住诗眼巧引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诗的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蔡老师在抓本诗的诗眼时很有技巧,她从讲课开始时,就用一句最能体现诗人特质的话作为导语,而这导语既提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后面学生准确理解诗意张本。蔡老师说诗人是“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这不仅在介绍诗人,更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所以学生有了这样的认知,当蔡老师讲到诗眼这句里,当然可以体会这句便是最能体现诗人豪迈胸襟的句子,也是诗歌的主旨之所在。看来,这是蔡老师有意为之。

3、旁征博引妙开拓:

就诗论诗,显然不够,需要有所联系,有所开拓。蔡老师故意在学生理解了诗意、理解了诗人的豪迈大气、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之后,引用传统中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错误看法,使用奸臣、奸雄,野心勃勃等等词汇评价,以引起学生的讨论。果然学生们见仁见智,谈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真实感受,在众说不一中,蔡老师又顺势引导学生学会看待事物要看主流的正确方法,教给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师生在平等对话中更深入领会了文章主旨,从而使整个课堂步入高潮。

总之,在这堂课中,蔡老师教给了学生品诗的方法:读诗韵──感诗意──品诗境,我把它定义为蔡老师的三步读诗法。我想,她的学生只要掌握了这品诗之法,不愁古典文学的积累不厚!

最后,我想用“三多三少”对蔡老师的这堂课做一总结,同时也做为我今后教学古典诗词的原则:

多声情并茂的诵读,少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陶情冶性的快乐,少正襟危坐的严肃;多联系自我体验的感悟,少微言大义的挖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幸福的少年
童年
心灵的呼唤
痛并快乐
扫除
爸爸的爱
寻找太阳
书籍·理想·人生
我想克隆自己
“临时班长”
我为妈妈过生日
害怕,是可以克服的
我的烟花飞上了天
路灯赞
未来,待我们去创造
简论中职“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制度探析
简析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必要性
试论高职电磁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试析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
析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试析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中的“教育性”与“经济性”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实习制度研究
试析对高职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改革的探究
浅论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简析远程教育法律专业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
浅论高等院校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探析
试论行动导向的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
试论人文素质视域下的高职公共文化课程改革
试析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急需法律规范
试论对数字化高校教育创新实践的探析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学生“登基”,改出诗歌意境来──《天净沙·秋思》教学写真反思
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评点
《天净沙·秋思》教学案例
会“说话”的石头──化石
《化石吟》有关资料
《观沧海》简案
《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杂谈
化石趣闻
《化石吟》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观察·想象·创造──《天净沙·秋思》教学后记
化石能证实什么?
“化石”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