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3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述内容。
2、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
3、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1、培养阅读能力。
2、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由猜谜语引入课文。(关于昆虫螳螂、蜻蜓、蝴蝶的谜语课件)
2、简介作者法布尔及其作品《昆虫记》:
法布尔(1823~1915年),1823年生于法国南 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物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著作有《昆虫记》,人们曾称他是“昆虫观察家”,到晚年公认他为“昆虫学家”。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两位学生上黑板听写)
狩猎 喧嚣 喑哑 静谧 篡夺 喙开膛破肚
弱肉强食 窃窃私语 惊慌失措
三、观察图片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蝈蝈的外形吧!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对蝈蝈的外形描写的语句。
通过比较,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和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四、思考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蝈蝈除了外形可爱之外,还有哪些可爱之处?
学生自由发言并总结:声音的可爱、动作的可爱、性格的可爱等。
2、这样可爱的蝈蝈,作者是用什么方式引出来的?
明确:蝉的哀鸣。
3、蝈蝈的叫声又是怎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关键性的词句。
明确:窃窃私语 像是滑轮的响声 喑哑 尖锐 短促 清脆。
4、蝈蝈有哪些食物习性?
明确:喜欢吃蝉的肚子、甜食、昆虫等,是杂食昆虫。
5、在介绍蝈蝈的食物习性部分,你最欣赏的是哪一段,说说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品味课文精彩语段和语句。
6、作者是怎样知道蝈蝈的生活习性的?
观察和实验。
7、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介绍了蝈蝈的外形、叫声和食物习性。
8、本文介绍的对象是蝈蝈,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变化对蝈蝈的称呼,从书上找出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使行文更生动,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五、课外延伸
你听过知了唱歌、蟋蟀鸣叫吗?你观察过蜘蛛织网、蚂蚁搬运食物吗?希望你用一段话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形象地描绘出来。(可在课堂完成,也可放在课外。)
六、作业
1、完成片段练习。
2、完成同步练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狮子王》观后感
- 神奇的笔
- 玩虫子
- 一个有趣的活动
- 好吃的苹果
- 考试
- 给妈妈的留言条
- 花也有生命
- 笑成了一朵花
- 人蝇大战
- 碘的作用
- 三只小兔吃苹果
- 我家的花儿长大了
- 妙心借书
- 浇花
- 浅析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规则(1)论文
- 探析视觉次序对平面设计信息传达的潜在引导作用
- 电视综艺灯光策划分析
- 谈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立法与完善(1)论文
- 浅谈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证明责任(1)论文
- 浅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立法选择(1)论文
- 论DV记录短片的剪辑运用手法
- 对我国事实婚姻立法制度的思考(1)论文
- 谈民法中的隐私权和宪法中的隐私权之比较(1)论文
- 探析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中的地位(1)论文
- 探析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完善(1)论文
- 浅谈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1)论文
- 中国电视剧产业名著翻拍的合理走向
- 论“理想国”背后的现实中
- 探析农民土地使用权保护(1)论文
- 《称象》教学设计十一
- 《称象》教学设计十二
- 《称象》教学设计十三
- 《称象》纸片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 《称象》教学札记二
- 《称象》教学设计十七
- 《称象》称出新方法
- 《称象》教学设计九
- 《称象》教学札记三
- 《称象》教学设计十六
- 《称象》教学设计十五
- 《称象》说课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十四
- 《称象》教学札记一
- 《司马光》说课设计(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