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课文结构分析
翻新时间:2023-08-05
《风筝》课文结构分析
1、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第二部分(3、4段),当年粗暴制止小弟做风筝给他造成的伤害。
第三部分(5~8段),时过境迁,“我”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
第四部分(9~12段),“我”想讨弟弟的宽恕,小弟已全然忘却,这更平添了“我”心头的沉重。
2、中心意思:
文章回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精神的虐杀”。时隔久远,但我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已全然忘却,每忆及此,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3、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平实、选材精巧、结构别致,使《风筝》这篇作品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诚实的孩子
- 暴雨中的秀屏山
- 忠实、可爱的小狗
- 我的小笔筒
- 夏天
- 爬 山
- 我的好妈妈
- 读《凤凰山的奇迹》有感
- 野炊
- 电影《加菲猫》观后感
- 学游泳
- 学骑自行车
- 夜 空
- 一件后悔的事
- 抓雾
- 论回归祖国后香港的法制(1)论文
- 中西方文化对比——中西方小说的比较
- 谈文学批评核心价值的建构
- 中国电信营销渠道之探讨(1)
-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一个问题
- 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论要
- 解析滨水城市水文化形象的构造与营销(1)
- 分析文化遗产与环境艺术设计
- 探究刺绣在纪念品设计中的改革
- 花腰傣歌舞音乐的民族特点
- 谈刘铭传对地方教育的启发
- 李清照词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情感与心境刍议
- 浅析通过服务营销提高航空货运服务的策略(1)
- 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
- 反腐倡廉新部署的战略思维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王二小》教案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案
- 《阳光》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 《雪孩子》教学片断及评析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 《雨点儿》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 《我选我》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