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7
放飞风筝 放牧心情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飞回到童年……”每每听到这熟悉的歌声,内心总难免生发出一丝别样的情感。
小学课文里清人高鼎的《村居》一诗,至今令人记忆犹深:“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小时的一大遗憾,就是没能放过风筝,所以那时对这诗中的画面万分的向往,无比的艳羡。及至长大了,才对风筝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
据有关资料介绍,风筝又名纸鸢、鹞子。我国是风筝的故乡,相传春秋战国时鲁班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是史料记载里中国最早的“风筝”,至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至于风筝的得名,据《古今事物论》记载,五代时有人做纸鸢放飞,上装竹笛,有风吹入,竹笛便发出丝竹之声,故名风筝。
风筝品种繁多,分硬膀型、软膀型、水桶型和排子型四类,有动物、人物、事物等品种。我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有北京、天津、潍坊、南通。北京的风筝注重写实,特点是工细、华丽,属传统的宫廷风筝;天津的风筝制作精巧,也有独特的风格;潍坊和南通风筝的特点是绘画艺术性强,既有鲜明的民间艺术色彩,又有浑厚凝重的国画笔墨。
风筝历来既受乡野村夫、幼齿顽童的喜爱,也被文人雅士所青睐,用以抒情感怀。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明代诗人徐渭简直是个风筝迷,他写了《风鸢图诗》25首,如“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清代作家曹雪芹则是制作风筝的妙手高人,他曾撰写过关于风筝的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其中汇集了古代风筝的扎、糊、绘、放四大艺术。
放风筝能健身。风筝飘舞,牵一线而动全身,放线收线,前倾后仰,时跑时行,时缓时急。张弛间,有股活力在心中涌动。《燕京岁时记》称:“放风筝,最能清目”;《续博物志》也称:“放风筝时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现代医学也证明,放风筝可以改善局部循环,活血通络,起到预防、治疗脊椎病的作用;同时放风筝对缓解眼睛疲劳、防止近视眼,改善肩背部劳损症状也有好处。
春光大好,于田野间牵线奔跑,让风筝随风逐云,让所有的烦恼和不快荡却天际,只留欢乐。放飞风筝,就是放牧心情,那感觉真的很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
- 苹果的心情
- 我的妹妹
- 在奋斗中前进
- 我眼中的月亮
- 捉蟹乐
- 春游
- 倡议书
- 小狮子变好了
- 妈妈笑了
- 我的妈妈
- 小蝴蝶哭了
- 工人伯伯真辛苦
- 我的校园
- 打飞蛾
- 涡旋压缩机通用几何模型研究
- 实施21世纪公路交通发展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 35kV无人值班箱式变电所的应用
- 新型无功发生器中光耦合器电路参数的选择
- 桑拿浴室场所电气设计的探讨
- 防雷接地及电涌保护的方案和问题
- 提高农网可靠性及安全性的措施
- 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
-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采用砼接地体降阻的实例
- 关于湿度测量的讨论
- 施工阶段质量的事前控制
- 关于SF6开关位置继电器的接线对防跳回路的影响
- 理想COP电耗比例法
- 略论我国农用运输车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 浅析河北南部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找春天》课堂重点:背景描述 春的序曲
- 《找春天》教学建议
- 《找春天》课堂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 《找春天》课外延伸 春的赞歌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案讲义1
- 《找春天》课堂重点:课堂回放 春的追寻
- 《找春天》读书笔记
- 《找春天》教学设计及建议
- 《找春天》扩展练习
-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找春天》教材简说
-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找春天》课堂重点:文章问题分析
- 《找春天》课堂重点:拓展交流,强化感受
- 《我有两个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