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图书馆和因特网,查找表现母爱的诗歌、文章或图片。
2、教师在备课前,也要搜集一些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教师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背景音乐)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了孩子对自己母亲真挚的爱。而冰心的《纸船》却借着一只小小的纸船寄托了对母亲至死不渝的爱,表达了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
嗅 摩 衍 叠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妄弃 倘若
2、朗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⑴ 教师放录音。
⑵ 学生各自练读。
⑶ 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诗歌(或片段)。师生共同评价。
⑷ 进行朗诵比赛,评出5名优胜者。
3、整体感受:
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一般不作限制。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明确: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所以他想瞒着妈妈,为妈妈做点事。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明确:不见了孩子,妈妈心中着急;见了孩子,妈妈高兴中带着点儿嗔怪。
4、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
明确:抒情总要借助于某种形象。中国自古就有叠纸船、纸鹤等寄托情思的传统,冰心因袭了这一做法,幻想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思念归去。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把不明白的地方说出来,寻求其他同学或老师的帮助。
五、拓展延伸
1、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表现母爱的诗歌、文章或图片,然后每小组选派一人到讲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组最有特色的诗歌、文章或图片。
2、教师补充一些重要的诗歌、文章或图片。
六、布置作业
1、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2、要求每个学生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无须花钱的事(洗脚、捶背等)。
【本教案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这是本教案设计重点之所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最美的花束
- 花园
- “中秋”节
- 假如我是一阵春风
- 鸡蛋历险记
- 善待动物
- 校园的柳树
- 游三清山
- 我爱语文书
- 襄樊的护城河与古城墙
- 阳台上的春天
- 野玫瑰
- 墙壁笑了
- 我爱故乡的荔枝
- 爱心天使小蝌蚪
- 论体育教育需要人文
- 试析高职学生的专门化培养与全面发展
- 浅谈加强共鸣技能指导 培育歌唱新人
-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发展对策
- 关于职校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 浅析当今美术教师的角色内涵
- 浅谈如何破解高职类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解题瓶颈
- 关于对普通高校校内足球联赛赛制改革的探讨
- 浅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 试谈多媒体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关于国外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探析
-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
- 由电工基础课难上反思电工基础教学
- 关于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经验总结
- 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初探
- 《观舞记》同步练习
- 《观舞记》同步轻松练习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习题精选
- 《寄小读者》(节选)鉴赏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同步达纲练习
- 印度影片《流浪者》观后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仿写)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一只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