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寓言四则》比较阅读训练
【甲文】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选自《伊索寓言》)
【乙文】
在秦汉时期,中国的西南地区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有一支叫做“夜郎”。夜郎部落的首领被称为“竹王”。传说很久以前,有人在当地的一条江面上发现一节竹筒顺水飘来。他把竹筒剖开,里面躺着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夜郎国的第一个首领。到了汉朝,夜郎等部落纷纷脱离中央政权独立称王。夜郎部落的首领自封为夜郎侯。
由于交通不便,夜郎人世世代代深居山里,从来没有人走出山去,加上附近的几个部落都没有夜郎的人多,于是夜郎侯认定自己的国家是天底下最大的了。
有一次,夜郎侯带着随从走到一座高山前,他仰望着山顶,得意地说:“你们看,夜郎国的山多么高,难道天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随从们齐声回答:“肯定没有了!”夜郎侯又来到一条大河边,他望着滚滚的河水,傲慢地说:“你们看,夜郎国的河多么宽,难道天下还有比这条更宽的河吗?”随从们又齐声回答: “绝对不会有了!”于是夜郎侯更加觉得夜郎国了不起,更加自高自大起来。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使者去印度联络国事。使者途中经过夜郎国,被那里的人围住询问。当使者向他们说明自己的身份时,夜郎人惊讶地问道:“汉与夜郎哪个大?”使者听了哈哈大笑,说:“大汉王朝有州郡几十个,夜郎国还远远不及一个郡,你们说哪一个大呀?”夜郎人听了全都目瞪口呆。
(故事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
1、甲文是__________故事,乙文取材于__________故事。两篇文章都寄寓深刻的道理:甲文讽喻__________;乙文中“夜郎自大”后来比喻__________。
2、甲、乙文都以__________为主,间用__________,不过甲文结尾用一句__________性的话,点明文章主旨,这种表达方式是乙文没有运用的。
3、甲、乙文都以传神之笔描写人物的表情,如甲文中用一个“___________”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乙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描写夜郎侯的神态,使形象更显得真切。
4、甲、乙文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中的__________手法,如甲文中“__________”,乙文中“___________”,具有意味。
5、甲文开头写“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他有这个想法,也就是甲文结尾所说的“___________”和乙文中所说的“___________”。
6、甲文用简短的心理描写,深入揭示了赫耳墨斯___________的性格,使人洞见其内心的___________。乙文用生动的对话(语言描写)描写,写出了夜郎侯和随从们___________的性格。
7、甲文中雕像者最后回答后,不写赫耳墨斯的反应,更___________。如果要写赫耳墨斯听了回答后的反应,可用乙文中“___________”这个词语。
【参考答案】
1、寓言 历史 自命不凡爱慕虚荣者的一文不值 愚昧无知,自以为了不起
2、叙述 描写 议论
3、笑 得意 傲慢
4、反衬 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大汉王朝有州郡几十个,夜郎国还远远不及一个郡讽刺
5、爱慕虚荣,自高自大
6、自命不凡 卑劣 妄自尊大
7、耐人寻味 目瞪口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桌
- 我家的“醋坛子”
- 最“狠”的老师
- 乱糟糟巫师
- “傻子”妈妈
- 劳动者赞歌——建筑工人
- 我的弟弟
- 淘气的家伙----老妹
- 姥爷的手
- 我的外公
- 唉,我这个老爸
- 张啸峰简介
- 我的外公
- 劳动者赞歌——教师
- 劳动者赞歌——警察
- 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
- 对加强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发展区域经济的探讨
- 论关于西安市老年体育消费市场的研究
- 煤矿企业材料成本管理之班组材料成本管理研究分析
- 关于物质过剩期的消费与认同关系研究
- 如何在当前金融危机中赚钱
- 医院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探讨分析
-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具体应用中的异化与对策研究
- 关于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研究分析
- 论我国公民公益消费动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
- 论国有垄断企业与公共利益
- 盈余管理问题探析
- 浅谈文化产业的市场化
- 浅谈中国经济崛起与东亚经济合作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