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伤仲永》有关资料

《伤仲永》有关资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7

《伤仲永》有关资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补充注释】

1、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

2、传一乡秀才观之:“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3、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

4、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乌龟
风婆婆
My English teacher
美丽的春天
飞机航模
可爱的小甲鱼
可爱的小金鱼
秋天的发现
洁白的栀子花
美丽的春天
未来的书包
我爱我家
My friend
自我介绍
未来的学校
浅议非法刑法论文(1)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思考刑法论文(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日本动漫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社会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科学教育
关于抢劫罪的几点思考刑法论文(1)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刑法论文(1)
中国传统文化在别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造教育
证券从业人员透支炒股的定罪问题刑法论文(1)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几个问题刑法论文(1)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培养
浅谈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的作用
试论贪污受贿犯罪的畸形需要及其抑制刑法论文(1)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思考(推门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送教课)
《乌塔》教学设计(送教课)
《乌塔》教学后记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思考(推门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后记
《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思考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思考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思考(推门课)
《猫》教学设计
《猫》思考(推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