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31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1、教师:

搜集黄河的影视材料和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搜集一些与黄河相关的歌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培养兴趣,增加积累。

【教学设计】

一、导语

(多媒体播放一段黄河录象,以《黄河颂》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老师激情导入)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以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在艺术作品当中广泛出现。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它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因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它苍桑,它与它的人们一起经历过抗争与苦难。今天我们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篇──《黄河颂》

设计意图:黄河气势磅礴,《黄河颂》的旋律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充分利用了CAI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打动学生的心灵。渲染课堂气氛,奠定本课情感基础。

二、 话说黄河历史

1、课前已要求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查阅有关黄河的知识,现在,请同学们尽展才华,让我们“话说黄河”,说一说你对黄河知多少: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介绍有关黄河的知识带人课本,与课本内容相链接)

如: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现在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市──咸阳、西安、洛阳、郑州、安阳、开封、商丘等都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互相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学习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而把学生准备的资料和课文相联系,既完成初步感知课文又读厚文本,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知识储藏和激发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此所谓“出乎其中,入乎其内”。

2、小结时自然介入背景:(多媒体显示)

介绍背景:《黄河颂》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雄奇的山川,伟大的人民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在除夕晚会上听了该诗的朗诵异常兴奋,连续写作六天,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杰作。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共八个乐章,其中尤以《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为人们所传唱。

设计意图:初一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比较浅显,在小结时介入时代背景,使学生更易领悟诗歌的内容,积淀情绪,为第二板块的“吟诵黄河颂歌”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 吟诵黄河颂歌

(师配乐范读,生作批注)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说一说应怎样读。

1、学生自由畅谈,可不按文本的先后顺序,按照学生喜欢的句或节指导朗读:

以下几点朗读技巧的指导供参考:

如;以歌词第一节为例指导朗读时应注意情感、语气、节奏。

从需要重读的词语(动词)“望、奔、掀、澎湃、劈”;和(形容词)“高山、滚滚、万丈”,可以体会出黄河的一往无前、锐不可当的英雄气魄。所以,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磅礴之势、豪迈之情。当然也要读出变化“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没有磅礴之势,此时的黄河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地势,所以读的时候要舒缓一些。教师适当师范朗读,学生个别朗读或齐读。

又如:朗诵“颂黄河”的部分,要注意感情的变化。

第一个“啊,黄河”一节由于在赞颂黄河作为母亲对中华民族的养育,所以要读的舒缓。

第二个“啊,黄河”一节由于在赞颂黄河作为屏障对中华民族的保护作用,显示她的伟大和坚强,所以读的要高亢、激昂些。

第三个“啊,黄河”一节是借用黄河的伟大和坚强来激励中华儿女保卫黄河,保卫祖国,感情达到高潮。所以,读的更要高亢、激昂,感情应完全迸发。两个“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不仅要读的铿锵有力,而且,要读出变化,后一个要比前一个感情更要强烈,“你一样的”和“伟大坚强”都要比前一个语气重,“伟大”的“大”和“坚”的“强”都要采用拖音,

三个“啊”要读的深沉,声音稍长,“黄河”要读的高昂,表明在赞颂。朗读形式可以有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朗读。

2、分小组朗读、学生评价。

3、师生联读。(配乐)

设计意图:感情朗读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朗读能力非常重视,诗歌是训练朗读水平最好的题材,况且这首诗歌感情澎湃激越,尤其值得朗读。相信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初步具备了美读的能力,再加上前面的情感铺垫,先给一点时间在小组中交流,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朗读的看法。效果一定要比老师要你怎么读好得多。

四、 探究黄河精神

1、课堂讨论:(多媒体显示)

⑴ 黄河有怎样的气势和精神,你是怎样体会的?

⑵ 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写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为了表达什么感情?

⑶ 你能仿写一节诗歌替代本诗的结尾部分,来发出你自己的誓言吗?(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它既是文学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语言的,又是人文的。同时显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五、 咏唱黄河歌曲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黄河。学生交流所查阅资料补充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小结:这节课让我领略了你们的精神和风采,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心里扎下了深根,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身上得到了延续,你们是希望的一代、发展的一代、成功的一代,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咏唱黄河歌曲。

(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师生齐唱)

设计意图:配乐朗诵、理解性欣赏朗诵,增进了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引入古代文人颂黄河诗句是横向拓宽视野,“咏唱黄河歌曲”是活动形式的变换,也是对课首的呼应,同时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

结束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中华儿女,维护的祖国的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我们的民族挤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2、 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为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母亲河,黄河》做准备。

设计意图:作业1美都是相通的不管是文学还是音乐。作业2学习语文在课外,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拓展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人文关注。

【板书设计】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颂黄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坚持就是胜利(读后感)
我登上了长城
美丽的龙角山
游玩珍惜动物园
我和妈妈
外婆的爱
我挨打了
我生病了
我爱家乡的苹果
假期里干的一件事
小兔子
未来的世界
我学会了包饺子
我懂得了感恩
生活中的小镜头
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3)刑法论文(1)
我国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建立设想(2)刑法论文(1)
刑事超期羁押现状分析与反思(2)刑法论文(1)
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创新
论我国刑事侦查的公正与效率目标刑法论文(1)
试论刑事执法工作的人性化(2)刑法论文(1)
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2)刑法论文(1)
论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五四”新文化传统与作为“现代民族戏剧”的中国话剧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分析(2)刑法论文(1)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之影响研究
通过对联感受传统文化
论我国刑事侦查的公正与效率目标(2)刑法论文(1)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2)刑法论文(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
《翠鸟》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人教版
《惊弓之鸟》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路旁的橡树》|人教版
《动手做做看》|人教版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标教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
《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版
《中彩那天》|人教版
《翠鸟》教学设计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
《花钟》教学设计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