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的自读训练课文。文章作者不仅是诗人和学者,更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五四运动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帝国主义加紧文化侵略,中华民族千疮百孔,步履维艰的处境。李大钊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从而在艰苦奋斗中,体味振兴中华这“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是一篇具有强烈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虽然已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善于从历史生活中去感悟人生哲理;他们虽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不善于借助于语文学习经验去观照实际生活,观照历史。

这篇课文虽具有强烈的鼓动性,但由于七年级学生对近代现代历史了解的并不多,并不详尽,所以难以有太深的印象,不易被理解。按照七年级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指导学生大量收集近现史的材料,并引导学生自觉地与自主研读课文联系起来,入情入味,反复品读,从而使语文素质的培养成为可能。

【设计理念】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近代耻辱的历史,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鼓舞振兴中华的斗志,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沟通的精神。教学本课,以“朗读”为重要手段,力求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

2、知识与能力目标:

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性和说服力。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文意,培养语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感受,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历史如一条长河,亘古流淌……

中华民族的历史浩浩荡荡,从远古一刻不停地向近代进发……

载着一路的艰辛,五千年的悠悠文明,伴着鸦片战争的硝烟步入近代……

从此,古老的亚西亚雄狮,东方巨龙,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步入灾难的深渊……

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有关近代耻辱历史的资料展示出来。

让学生课外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近代那段耻辱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永远高唱奋进的号角,高扬振兴中华的旗帜。

面对艰难的国运,我们该如何……,现在我们就共同探究《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

学生交流收集的李大钊的材料,讲述李大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的故事。

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介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检验了课前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过渡语: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小品散文,更具特色,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的神韵,下面我们就从《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领略这种风采。

三、朗读比赛

1、全班分成三组,每组两名代表朗读任意两个段落,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将最终名次记入个人平时分,夺冠的一组奖励上阅览室或上电脑室。

小组比赛的名次与平时分挂钩,在精神奖励的刺激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为小组争光的活跃气氛中训练口语,培养积极性。同时凸显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有助于提高朗读水平。

2、全班齐读。

齐读不仅为全体学生的朗读实践提供机会,还具有扶优携差,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感悟课文内容

1、“雄健的精神”指什么?国民为什么要有“雄健的精神”?国民靠什么“雄健”?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析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并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妙处所在。

教者出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交际能力。

五、拓展延伸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华夏儿女不甘落后,你准备为振兴中华,再次续写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从而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做些什么?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六、质疑问难

归纳拓展:文中讲述的道理可以上升到如何面对逆境的高度上来。请同学们引用名言,从任何一个方面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体会。

七、小结

华夏文明五千年一朝败落,中华耻辱一百年早已洗雪,让我告诉世界,中国的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世界中国进行着接力赛,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在讲着春天的故事中阔步向前……多媒体课件播放五十年来中华民族取得伟大成就的精彩瞬间,最后全体起立,共唱国歌。

注重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调动学生奋斗拼搏的热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反思】

课堂上,为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讲得很少,主要扮演导读的角色:着力于启发引导,因势利导,以指导学生读书。朗读比赛气氛活跃,效果良好,齐读更能很好感受雄浑气概。本节课既走进课文,挖掘课本承载的知识,又能走出课文,把学生以语文学习引向课外,不去干涉每人的独到感受,而是给以积极肯定和赞扬。可以说,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普遍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情绪高涨,增添了为振兴中华而奋发拼搏的豪情,懂得了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逆境,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的爱
我和冰雪天使
我的弟弟
你就是我心中的天使
我和我爸爸
李老师的眼睛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古怪同学
我亲爱的郭老师
芊芊芳草
我们的数学老师——周老师
我和老师之间的两件事
甜蜜的“麻辣女孩“
我的爸爸
闪烁的星
内地和香港不同高等康复治疗学教育体制的比较与思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人教版)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分析
多措并举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浅谈固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现有教育体制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利益冲突之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精致化研究
面向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学概论》教学改革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壤环境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论如何提高建筑环境学的教学效果
浅谈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改革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浅谈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实践景观设计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探讨
探讨我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劣整合
发展民办教育:我国教育体制创新改革的必由之路
散步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教学设计
《小鹿的玫瑰花》_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教案设计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片段及评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诗词五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