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31
《木兰诗》语言教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意趣导入
问: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
最近美国迪斯尼公司把中国古代的一部文学作品搬上了荧幕,大家知道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吗?(花木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有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花木兰,(有条件可让同学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简要介绍文学背景,《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二、颂读感知
教师配乐朗读,简要讨论朗读要求。
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自由颂读课文,你最喜欢那一段,站起来展示一下,并给我们说说喜欢的理由。
请以“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概括每一节内容。(限四个字)
现在我们对课文有了进一步了解,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有韵味地读一遍。
三、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自己认为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完成人物形象的归纳,“木兰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四、问题探究
探究点参考备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
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
(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
(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
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注重学生合作探究:
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 。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可以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通过动脑、动手解决某些问题或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途径。
五、主题拓展
花木兰代父从军小而言之是孝,大而言之是爱国。那么,现实生活中你怎么体现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六、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2、把《木兰诗》改写成一篇精致的记叙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能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何以报德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爱在家中传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我能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人应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 感恩的心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爱中生
- 正确处理水资源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 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以桂林两江四湖为例
- 世界计量日的由来
- 周英在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座谈会上的致辞
- 改善中国农村地区水资源管理和饮水安全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 水生态修复的12条方法
- 浅议机淤治理堤沟河的可行性
- 水坝建设与生态保护
- 膜上灌水技术
- 海风盐雾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 下游河道洪水流量预估方法刍议
- 水电施工中如何防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受污染
- 线路覆冰分析及保护对策
- 谈谈河道工程险情整治及加固措施
- 引用新技术 一幢节能建筑可以节约用电50%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五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1
- 《司马光》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 《司马光》教学处理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2)
-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四(2)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2)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1)
- 《司马光》教学设计四
- 《司马光》教学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3
- 《司马光》教学设计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