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31
《木兰诗》语言教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意趣导入
问: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
最近美国迪斯尼公司把中国古代的一部文学作品搬上了荧幕,大家知道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吗?(花木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有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花木兰,(有条件可让同学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简要介绍文学背景,《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二、颂读感知
教师配乐朗读,简要讨论朗读要求。
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自由颂读课文,你最喜欢那一段,站起来展示一下,并给我们说说喜欢的理由。
请以“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概括每一节内容。(限四个字)
现在我们对课文有了进一步了解,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有韵味地读一遍。
三、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自己认为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完成人物形象的归纳,“木兰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四、问题探究
探究点参考备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
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
(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
(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
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注重学生合作探究:
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 。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可以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通过动脑、动手解决某些问题或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途径。
五、主题拓展
花木兰代父从军小而言之是孝,大而言之是爱国。那么,现实生活中你怎么体现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六、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2、把《木兰诗》改写成一篇精致的记叙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话说莲音之泪
- 我们班的“小龙虾”
- 爸爸的手
- 未来的世界
- 小猫米米的故事
- 爱劳动的她
- 我喜欢跳舞
- 诚实的爷爷
- 飞毛腿天才脑袋=何宗玺
- 个性
- 畅想未来
- 剑缘之万剑归仙2
- 四川加油!!!
- “张栋梁”王子
- 基于RBAC的权限管理软件的开发及应用
- 中国近代史复习歌
-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国历史科校本评核机制及启示
- 中国近代史,爱国主义的最好素材
- 灵活运用无线通信技术,提升丰富电网通信内涵
- 关于配网通信中无线通信技术的探讨
- 浅谈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 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项目设计研究
- 就业导向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 基于时间的电子商务物流运营研究
- 一张债券改变了中国近代史
- 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设计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 开发自动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的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 关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的体会
- 浅论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自主探究学习
- 一句有悖传统的翻译——记《口技》教学片段
-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10
- 《木兰诗》教学节录分析
- 《马》教学设计3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7
- 《安塞腰鼓》教案设计3
- 《华南虎》教学设计4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8
- 《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
-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13
- 《丑小鸭》自主探究学习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6
- 童真童趣,让我们和鲁迅共唱同一首歌--我这样上《社戏》
- 《观舞记》教案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