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木兰诗》导学设计

《木兰诗》导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1

《木兰诗》导学设计

一、学情调研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哲人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都是强调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课程改革要落在实处,首先要从学情调研入手,弄明白学生什么地方已经明白,什么地方通过自学可以明白,什么地方必须有导师指点才能明白,然后才能因材施导,有的放矢。

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开始《木兰诗》这一课的学习之前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去征求学生的意见:

1、你知道花木兰其人其事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2、借助工具书和课本的注解,你能读懂《木兰诗》吗?

3、你在自学《木兰诗》时遇到了哪些自己独自解决不了,合作学习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4、你希望老师给你的学习提供哪些帮助?

两天后收回问卷,进行研读分析,使人大开眼界:

关于问题1:回答知道花木兰其人其事的百分之百,知道的途径则五花八门:有听大人讲的,有看图画书知道的,有看电影、电视知道的,有从网上了解的等等。至于了解的程度则差别较大。

关于问题2:回答基本能读懂的占多数,少数学生只能读懂或猜到其中部分语句的意思。

关于问题3:主要是对诗中运用修辞的诗句理解困难,还有就是对诗中的一些数字的运用不太理解等。

关于问题4:希望老师完整讲解一遍《木花诗》的大意,重点讲解一下一些难理解的诗句;希望听一听老师对课后练习的见解;希望从老师这儿了解更多关于花木兰的故事等。

二、导学设计

根据学情调查,这一课哪些要讲哪些不要讲,哪些该详讲哪些该略讲,都很清楚了,据此设计导学计划,就可以有的放矢了。因此这一课的导学计划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主要任务是讲解花木兰英雄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引导学生了解注解①,并简介乐府民歌的有关知识。

第二环节──复述故事:

引导学生将全诗分成为父分忧、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十年征战、胜利归来和喜回故乡等环节,练习复述。先自己练习,再在小组复述,最后点名登台复述,请全班同学参与评点。

第三环节──疏通诗意:

先请几位同学每人讲解一小段,讲不好的由其他同学补充帮助。全部讲完后,再由导师完整地讲述一遍,特别讲清楚同学们感到疑难的那些问题。

第四环节──讨论交流:

围绕课后练习提出的问题,请同学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导师作为讨论者之一,平等地参与讨论,发表见解。讨论之后师生一起总结:

一千多年来,木兰花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爱的原因有:

其一,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忠孝的美德,木兰代父从军,既是对父亲的孝,也是对国家的忠,因此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其二,中华民族历来崇敬不恋功名、洁身自好的节操,木兰英勇善战,不恋高官厚禄,功成身退,归隐故乡,不改劳动人民本色,是人民心中美好品德的化身。

其三,中华民族自古从军征战的都是男人,木兰敢于打破传统,以女儿之身从军数年,巾帼不让须眉,让人刮目相看,真心敬佩。

其四,中华民族一直有阳刚阴柔的审美主张,木兰上马有男儿的勇武,下马有女儿的娇柔,具有巨大的持久的魅力。

第五环节──练习巩固:

指导同学先用列表的形式,整理课文中的修辞句,进一步明确其特点和作用,加深对乐府民歌大量运用修辞手法这一特点的认识。

修辞格 例 句 特点与作用 互文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互文见义

简炼含蓄 顶真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尾首相联

贯通语气 对偶 1、旦辞爷娘去……,旦辞黄河去……。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两相对

和谐优美

排比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数句并列

增强气势

反问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明知故问

加强语气

第六环节──拓展学习:

1、在感悟全诗内含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2、课外搜集摘录有关花木兰的诗文在班级交流。

3、阅读和背诵若干首乐府民歌。

三、案例分析

在这一课结束后的导学效果调查反馈意见中,学生的积极反应让我们颇受鼓舞,主要理由是:

其一:根本改变了以往闭门造车,无的放矢的备课陋习,变为根据学生的学情与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导学设计,因而使导与学双方步调一致,配合默契。

其二:将哪些是应该由学生做的和哪些是应该由导师做的明确分开,既分工又合作,导师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流,导与学的关系处理比较妥当到位。

其三:导学设计有序,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片面到全面,由课内到课外均有合理的安排。

其四: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的疑难处的导学有深刻理解,用表格形式指导同学们归纳古代民歌中的修辞格及其运用特点,既解决了当前的学习问题,也为今后同类体裁的学习预先做了准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游大佛寺
摘草莓
公园的早晨
读《民族魂》后感
我的铅笔盒
学骑车
雨中情
追捕
假如我是植物学家
诚信在我身边
由一张相片想到的
游武夷一线天
春天来了
海伦的三天光明
我的登陆舰
关于当前高职教育的误区\成因及解决对策
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生活价值的理性思考
试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基本素质的提升
浅析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
试析文化视野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简析学校体育社会化功效及实现途径
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问卷调查方法检视
浅析学习型组织视阈下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析湖南卫视“奥运向前冲”的启示
简析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
试论用延安精神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
试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增强高职院校就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试论运动员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
浅谈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
韩愈《师说》的写作背景(节录)
从《师说》看韩愈的师道观
《师说》的比较句式
韩愈《师说》讲析
站读《师说》
《过秦论》教学案例
《师说》中的两个“师”字
《师说》解
《师说》解构
胸中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感读《师说》并以还原法解诂之
《师说》中概念的滑行
为感时而作的师道精品──韩愈《师说》赏析
韩愈《师说》讲解
重新理解《师说》中的几组对比
浅析《师说》中的对比艺术与层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