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偷”字写出了神韵佳境

“偷”字写出了神韵佳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3

“偷”字写出了神韵佳境

一个极其普通的字眼,一经语言大师选准,放到特定的语境之中,便会光华闪耀,收到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近日重读鲁迅先生的《社戏》,反复体味文中的“偷”字,觉得真是用得恰到好处,“偷”字写出了神韵佳境。

首先,这个“偷”字,写活了一群天真烂漫,淳朴可亲的少年形象。深夜,在“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的河岸边,灯火远了,村庄隐在夜色之中,方才船头的激水声也静了下来,只有岸上乌油油的结实的罗汉豆在散发着清香。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于是一群孩子欢腾雀跃,散开在豆田里,先是偷豆入舱,继之泛舟品豆。这场偷豆的活剧,充分表现了农村孩子们朴实厚道、诚恳直爽的性格特征。因为他们知道背着大人们来摘豆吃,是不应该的,所以一点也不避讳“偷”这个字眼了。当然他们不是窃取别人的东西以肥私,而是把自家的劳动果实奉献给伙伴们。这一举动,似乎不是那么“光明正大”,其实正反映出了他们那纯洁无私的心灵。“偷我们的”,直言不讳,多么大公无私。……许广平同志曾经说过,“‘偷’罗汉豆一事,更是具体表现了农民子弟愿意把自己的劳动收获的最好成果贡献出来的忠厚性格。读了这篇文章,谁都被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对农民兄弟的真挚友爱所感动”。有人担心,“今天读这些文章,会不会使人家理解为鲁迅也在鼓励偷窃的行为”,“这真可以说是一种杞人忧天的想法”。(《鲁迅作品选•序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1963年版)

其次,“偷”字的运用,十分适于当时的环境,使人想见孩子们摘豆时的动作、心理和神情,从而勾勒出了一幅充满情趣的夏夜儿童生活小景。诗情画意,别具一格,是一出看戏归途中的“小戏”。

“偷”字还瞻前顾后,起到了勾连故事情节的作用。去赵庄看戏,开船之始,便看到河两岸碧绿的豆麦田,清香扑面地吹来,暗示着有豆可“偷”;看戏时“我”有些疲倦,托桂生买豆浆喝不成,归途中因摇船太用力,许久没有东西吃,都很疲乏,暗示着“偷”豆之必需;船上现成的柴火,又说明“偷”了豆有条件享用。一路上浪里蹿舟,离村虽仅一里地,因为人乏船行也就慢了。就在这兴致将落之时,“偷”豆的情节一下子又掀起了欢快的浪花。一个“偷”字,唤起了大家的共鸣。这里连用五个“偷”字,写了从建议去偷,商议偷法,到偷的结果的全过程。他们快乐地吃完豆,“豆荚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但“偷”毕竟是“偷”,还是露了“马脚”。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地摘,踏坏了不少。”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

这里,再一次表现了孩子们的诚实、可爱。当然,这位同样淳朴的六一公公并非责怪孩子们,而是非常感激孩子们赏识他的豆。于是,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了六一公公送来的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原因何在?看来,我们只有仔细品味这段“偷”豆吃的韵味和妙处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最敬爱的人
房子遥控器
啊,我的牙齿
读《无可比拟的乐趣》有感
我当了一天小管家
感悟失败
妈妈笑了
我敢与老师争辩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
丰碑
爸爸“骗”我上盱外
教训
小鸡
他终于笑了
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眼睛
浅谈推进医院经济核算的实践
浅论我国股票质押融资制度及其模式选择
汽车:一个强大民族的影子——兼论近代国人对汽车的认识
皮具行业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构建食盐连锁经营体系的探讨
关于企业应对反倾销行为的个案剖析——以福耀集团为例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浅谈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日本的经验
关于发展吉安县油茶产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强化融资制度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关于构建订单粮食经营体系的几个问题
浅谈中国农棚行业经营傩系的整合与创新
当前发展苗木生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零售业逆向物流研究
关于物业公司盈利多元化实现途径的思考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之二
《花钟》教学设计之七
《花钟》教学设计之三
《蜜蜂》教学设计之三
《花钟》教学设计之四
《蜜蜂》教学设计之二
《蜜蜂》教学设计之一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之一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之一
《花钟》教学设计之五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之二
《花钟》教学设计之二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花钟》教学设计之六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