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7
《竹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动而充满童趣的描写。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艺术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
1、文生动而充满童趣的描写。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
2、在文学中体会艺术的美,在艺术中体会文学的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讨论;比较阅读;提问;点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看到的两幅漫画是“瞻瞻的车㈡脚踏车”;一幅是“瞻瞻的黄包车”。这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丰子恺先生曾说:“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艳羡这种孩子们的世界的广大。”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更多留下的是像丰子恺漫画中童年的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童年,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
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竹影》。
二、学生简介作者丰子恺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朗读新字词:
qiè tīng cēn cī piě zhàn chán
惬意 水门汀 参差不齐 撇 蘸 口头禅
(过渡:生字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我们还布置了大家朗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认真的读了课文,那么我们一起来思考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2、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3、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在婆娑的竹影中,他们感受了到美。
四、品味课文,体验趣与美
1、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2、小伙伴和爸爸的谈话主要围绕哪两个方面来进行?你对这两个方面是怎么认识的?
一方面:竹是否难画的问题;另一方面:画竹所用的颜料问题。
五、欣赏
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富有想象力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把我们带入了艺术的殿堂,让我们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爸爸和孩子们的谈话涉及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中外名画,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师:明确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特点,那么,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刚才的图画,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深的领悟。 (重播图画)
教师小结: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感知了文章的内容、主旨;赏析了文章的语言;欣赏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魅力。文章中那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使我禁不住产生了联想。
六、比较阅读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自己童年时的许多有趣的事,文章的题目是──《童趣》,谁能说出《童趣》中讲述了几件有趣的事?
学生答:将蚊子比作“群鹤舞于空中”、“鹤立云端”;“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我们试着来比较一下本文与《童趣》的异同。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明确:
相同点:1、都表现了童真、童趣。
2、都富有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不同点:1、《童》是文言,选取几件事;《竹》是现代文,一件事。
2、《童》注重想象、联想;《竹》注重审美。
教师小结:比较阅读是一种阅读的方法,通过对两篇文章主旨、选材、语言、手法的比较,达到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同学们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并应用在平日的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七、拓展延伸
感受了作家童年时的童真童趣,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游戏?
让我们走进童年,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八、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艺术。
我们要细心品味自己的生活,学会欣赏美。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把罗丹的一句话送给大家:“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九、作业
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写一篇短文,充分体现童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写的诗《甲秀楼》
- 送给幼儿园老师的诗
- 猫咪
- 企鹅
- 节约用水
- 滑旱冰
- 划船
- 值日
- 包饺子
- 我的奶奶
- 明媚的春光
- 玫瑰蝴蝶
- 小兔子
- 植树
- 我
- 影视广告与视频广告对比研究
- 浅析微电影的规制和引导
- 信访制度及信访实践再思考
-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中国元素
-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 该生效离婚调解协议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及于子女(1)论文
-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相邻关系立法(1)论文
-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 浅谈新媒体浪潮下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
- 中国决策制定过程的三层分析
- 论发展党内民主的对策思考
- 高科技发展与专利保护的创新(1)论文
- 论公民精神与民主政治
- 简析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完善中国民主模式
- PWFE国际跨界影视娱乐战略 打造《梦幻诛仙2》
-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一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三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二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一
- 《静夜思》教学设计四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一
- 《静夜思》教学设计五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五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四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四
- 《静夜思》教学设计三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二
-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六
-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