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观舞记》习题精选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颦蹙( )( ) 端凝( ) 咿哑( ) 嗔视( )
惆怅( )( ) 静穆( ) 粲然( ) 蠕动( )
2、文学常识填空:
《观舞记》的作者是________ ,她的原名是________ ,她是我国________代著名作家和________ ,上学期我们学过她的诗《 ________ 》。
二、课内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瞋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1、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民族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抓住哪些方面来描述卡拉玛精湛舞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摘抄出照应“离合悲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什么?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读了冰心这段文字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pín cù níng yī chēn chóu chàng mù càn rú
2、冰心 谢婉莹 现代 诗人 纸船──寄母亲
二、课内语段阅读题
1、选文第一段第1句话:“台中间小桌上……静穆庄严的。”这句话是卡拉玛舞蹈的背景,既体现了印度舞蹈的强烈的宗教色彩,又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2、眉、目、手指、腰肢、舞步、铃声等。
3、“双眉颦蹙”“笑颊粲然”“低回婉转的娇羞”“张目瞋视”。
4、卡拉玛已完全进入舞蹈的情境中,忘记了自己是在表演,忘记了有观众在看,正说明她融入了艺术的角色中。
5、卡拉玛优美的舞姿,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中体会到其中的喜怒哀乐。
6、冰心的文笔十分优美,形象地把卡拉玛的舞姿展现出来,激发了我们的想像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
- 爱管“闲事”的外婆
- 一节体育课
- “厚脸牛”
- 我的小仓鼠
- 好玩的我
- 赞夕阳
- 感恩母亲
- 食神到来
- 我讨厌
- 刁蛮公主
- 抓把柄
- 追星族
- 我家的捣蛋鬼
- 我的“傻弟弟”
- 论析3G时代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模式拓展应用
- 浅谈国际广告传播的文化调适
- 浅谈青岛文化市场体系培育的着力点及其现实路径
-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 浅谈学习的“社会”理论基础
- 论析发展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经济建设
- 精英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化转型期大众文化的意义
- 浅谈关于加快宁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 谈社会文化服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论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 浅谈“穿耳”的演变与中国传统女性地位的变迁
- 简析关于重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发展方向的思考
- 论析在权力视野中对电视媒介性质的重新定义
-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
-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