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观舞记》难句解析
一、导语
同学们,《观舞记》是冰心在观看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后写的。文章用语言文字来表现舞台艺术,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和冰心的语言之美。
二、分析教材
师:请大家默读全文,划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
(师巡视)
生:“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生:还有,开场时,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表示行礼。
生:“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师:还有吗?
生:有,看她“忽而双眉频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生:“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尽态极妍!”
生:还有,“最精彩的是‘蛇舞’……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师:对,同学们找出来的语句,都是表现印度舞的特点的。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师:哪个组来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舞蹈的美的?
第二组组长:我们组认为卡拉玛长得很漂亮……
(同学们发出笑声)
师:好,她长得美,美在哪里,你说说看。
第二组组长:她的脸很秀丽,她有“能说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师:长眉,妙目!
第三组组长:还有,从她的手指、腰肢来写。
师:这两个小组认为是从身体、神态方面来写的,对吗?还有吗?
第六组组长:我们认为作者还从她的衣着来描写。
师:好,作者正是从身体、神态、服饰方面来表现舞蹈“飞动的‘美’”。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师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观众的反应?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侧面烘托。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说明观众已进入角色。
生:“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这是草木禽兽……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说明观众看懂了表演。
生:“最使人惘怅的是……惊鸿般地飞了回来。”表现了观众依依不舍的心情。
师:作者除了下面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还从观众的反应侧面描写,突出了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的高超。
师问:《安塞腰鼓》和《观舞记》都是描写舞蹈的,能看出两篇文章的异同吗?
生:都是描写舞蹈的。
生:都用了比喻、排比。
师:不同的呢?
生:一个是中国的,一个是外国的。
生:《安塞腰鼓》很刚烈,《观舞记》很柔。
师:这是两种不同风格,一种是阳刚之美,一种是阴柔之美。还有不同点吗?
生:还有,《安塞腰鼓》全是下面描写,本文还用了侧面描写,写了观众的反应。
师:好,大家说得非常好!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本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观看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3题。
2、语段训练(投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堂英语课
- 难忘的运动会
- 芦花鸡
- 我为您骄傲,我为您自豪
- 我的爸爸
- 帽子
- 打雪仗
- 有趣的实验—纸杯烧水
- 流浪猫
- 门长
- 欢庆
- 贺年片
- 一双高跟鞋
- 我爱我的老师
- 父爱无边
- 中药业绿色营销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1)
- 第三道路世紀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 高中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对比测试报告
- 论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在交际中体验成功 在活动中实践语言
- 服装品牌营销传播体系研究(1)(1)
- 浅谈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1)论文
- 低价营销策略的成功基础与约束条件(1)
- Language and Culture
-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 论钢琴艺术的情感体验
- 中、低档旅游饭店的市场定位策略(1)
- 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 黑色幽默的特点
- 探讨我国早教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分析
- 《司马光》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3
- 《司马光》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1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二
-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
- 《司马光》片段教学案例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案例
- 《司马光》教学偶得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3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三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五
- 《司马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