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荒岛余生》·批注·个性化阅读

《荒岛余生》·批注·个性化阅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9

《荒岛余生》·批注·个性化阅读

一、《荒岛余生》教学设计与调控

导入:归属不预制。预制的导入是这样的:“备受冷落、备受嘲讽的丑小鸭,却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巨变,原因在于哪里?在于他心中那一份恒久的梦想,在于他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在于他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而孤身一人流落在荒岛上的鲁滨孙,其命运又会怎样呢?”但在教学时,我觉得这样的导入,似乎过于干预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于是在讲台上将导语改为:“命运也会捉弄人。如果有一天发生地震,你被掩盖在废墟下;如果有一个黑夜,你孤身一人置身于坟地里;如果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你一人被遗弃在荒岛上……此时,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荒岛余生的鲁滨孙,看他在荒岛上是如何活下来的。”这样的导语,只是创设了一种情境,创设了一个悬念,但没有预制学生阅读文本的指向,更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

阅读:让感动作主。学生阅读本文,主要分为两步,一是“鸟瞰”,快速浏览全文,概述鲁滨孙初登荒岛时的心态变化,整体感知课文,时间2分钟。二是“解剖”,仔细阅读全文,并在行间空处写上自己的真实感受,时间10分钟。在“解剖”环节,我没有布置思考题,让学生保持一种最原始的心态去感受文本,感受人物,批注时真正地让自己的感动作主。

交流:方式大家选。采用怎样的方式来交流自己的批注,是采用自由式发言,还是随机抽取一行同学来交流?是按照段落顺序,还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我让大家选择,少数服从多数,决定随机抽取一行,按段落顺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过,我补充如果某个同学觉得你还有“亮点”,可以自由发言。采用这样的“随机抽行”的方法,避免了课堂发言由几个同学“垄断”的不良现象,让更多的同学有了“机会”。事实证明,那些平时不举手发言的同学,在“大势所趋”之下,也能比较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总结:说想说的话。既然上面的教学都是“我阅读我作主”,如果“总结”由我这个教者“夸夸其谈”,实在太不和谐;于是我干脆也放开让学生总结。“学完本文之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还是采取“随机抽行”的办法,“不过,最好不要重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谈。”结果,这个总结比我考虑的更周全,有的分析人物形象,有的谈生命意义,有的谈第一人称,有的谈心理描写,也有的联系切身经历谈自己的脆弱与坚强。这个总结真正是“百花齐放”。

作业:列“坏处”“好处”。回忆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这样的作业,最受学生欢迎,答案各不相同,有和同学沟通方面的,有和父母交流方面的,有关于自己身高的,有关于洗衣打水的,有关于学习成绩的……真是应有尽有。学生好像找到了倾吐“苦水”的机会,不吐不快;又如同握住了保持心理平衡的“横木”,将几近倾侧的心绪重新摆正。

二、教学反思与个性化阅读

1、教者先写批注,做个性化阅读的先行使者:

在备课中,每一篇课文自己坚持自读、自批,自己先尝试“个性化阅读”,真正地让自己的感受做主,让自己的感悟做主,让自己的感动做主,让“教师用书”仅仅成为“参考书”。在自读、自批中,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情感与韵味,也体会到读懂课文、读通课文的艰辛与乐趣。

2、适时点拨升华,是实现个性与共性和谐共生的调和剂:

客观地说,农村初中学生往往对文本的理解比较肤浅,甚至误解文意,教者如果只是一味让学生“个性化批注”、“个性化交流”,而不能适时进行点拨和升华,往往会使学生理解谬误,南辕北辙。如《荒》文中讲到鲁滨孙小心保存“三本很好的《圣经》”、“几本葡萄牙文书籍”、“两三本祈祷书和几本别的书籍”,就有学生交流说,“这说明鲁滨孙很爱惜书”。我肯定了学生的理解,但同时还提出,“这仅仅是说明鲁滨孙喜欢书吗?”学生通过讨论,统一了另一认识,“鲁滨孙有活下去的勇气,找到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这样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讨论,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观点、价值观形成一定的认同,引起相对的共鸣,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共生。

3、指导简单的批注方法,是促进个性化阅读健康发展的助力器:

对于不善于作批注的学生来说,经常把文章看了多遍之后仍然不知在课本上“写”什么,或只是在旁边批上“好”等空洞词句。如能教以方法,则事半功倍。如:

刚起步时用“勾画法”,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上波纹线;

对于线条清晰的课文,采用“概述法”,或一段一概述,或几段一概述;

对于文辞优美的句子,采用“赏析法”,将作者所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效果作个性化的赏析;

对于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文段,采用“感悟法”,批上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

对于抒情线索不大清晰的文段,采用“模糊法”,自己摘录关键词句或自己组织语言,模糊地给文段理思路;

对于晦涩的词句,可采用“质疑法”,在词句旁边画个“?”,引起自己关注,如此等等。

有“法”可依,批注有话可说;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多法合用,促进个性化发展。

要实现个性化阅读,首先要让学生从迷信教师、迷信课辅中走向相信“自我”,自信地“我读文章我做主”;在阅读中批注,在批注中阅读,是通向个性化阅读的一座坚实之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军训
烙摊黄
男生们,不要泄气!
一次有意义的扫地
小时候,我很调皮
爱的桥梁
“家庭杯”陀螺大赛
我爱读书
他真了不起
第一次给母亲洗脚
过年
老妈受骗上当记
一件难忘的事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书,我终于求到你了
关于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生活即教育——试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1)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1)
分析美学的衰落和形而上学的复兴(1)
试论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音乐课堂中的科学运用
关于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初探
浅析对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指导的研究
浅谈关于运筹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美国电子商务法评析(1)论文
沃尔佩的语义学美学(1)
试论对低年级美术教学法的探析
中国美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1)
中西美学会通与对话的个案研究(1)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与前瞻(1)论文
我对《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理解及设计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小小的船》教学札记
创设情境 开拓联想 延伸课外──《小小的船》教学随笔
放飞童心 感受精彩──《小小的船》教学片断与反思
《小小的船》教学片断与反思
放飞想像的翅膀──《小小的船》文本解读与教学
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小小的船》教学片断与点评
走进新课程 感受新理念──评瓯北五小李仙伟老师之《小小的船》
课堂上,你关注学困生了吗?──《小小的船》教学札记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公开课的警告──《小小的船》教学后记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小小的船》教学片断实录及反思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小小的船》教学片断及评析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趣中求实 趣中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