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蜡烛》教学设计──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处。
2、品味文章中细腻的描写,领会物象与其内在情感的联系。
3、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感悟内在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物象导入
要求学生用“蜡烛”造一个句子,比较评价这些句子的妙法所在。
(设计意图:意在言语训练中引出本文学习: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蜡烛〉的课文,看看这篇文章中“蜡烛”有何意义。)
二、内容感知
阅读后完成100字以内的课文简介。
(设计意图:此环节视班级情况给予一定的提示,但简介中必须含“蜡烛”二字,目的在于以写带读,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概括能力。)
三、语言品味
朗读交流文中耐人寻味的语句,品味细腻感人的描写。
1、11次炮火描写。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6次对蜡烛的描写。
(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4次黑色围巾的描写。
(表达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爬三跪的动作描写。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小组学习与班级交流相结合的形式,重在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揣摩文中的描写手法,认识战争的残酷、蜡烛的的深沉含义、围巾所渲染的庄重气氛、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深厚情谊。)
四、延伸拓展
1、完成句子:这是一支 蜡烛,它 。
(设计意图:此题置于“延伸拓展”部分,实际是对本文学习的一次总结与深化,既是内容概括,又是情感深化,与“内容简介”有相通的部分,但又更进一层。例如:这是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点在苏联红军烈士坟前的蜡烛,它燃烧出的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它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2、交流其他有特定含义的物象。
(设计意图: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不仅仅是蜡烛,生活中,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事物赋予了人们的情思,以此题延展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空间。)
五、布置作业
课后从物象、内容、情感三方面赏读《百合花》(茹志鹃)。
(设计意图:这篇小说是借白净纯洁的“百合花”的意象来表现中国战争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百合花。在题材、主题与写法上与蜡烛一文都有相通之处,课外阅读既是巩固课堂教学,也是拓展训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改发型
- 秋天姑娘
- 我眼中的城市
- 抄袭
- 落选以后
- “活宝”李伟
- 我喜欢的“小白”
- 游桂林
- 弟弟,我想对你说
- 动物星球的运动会
- 改写《游子吟》
- 美丽的中心广场
- 我爱秋天的校园
- 祖国,我为你骄傲!
- 买空调引起的风波
- 论高职院校机制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
- 关于高职外贸英语专业创新教学模式探讨
- 试论中华武术文化的现代性
- 浅论对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生源不稳定的思考
- 关于职校语文教学要注重三个要点
-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现状及对策
- 简述教学时应掌握的几种心理效能
- 浅论职业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 关于辽宁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创新建设策略思考
- 关于中国足球联赛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与道德思考
- 试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与科学评价
- 浅议职业教育中“建筑材料”课程建设和改革
- 关于影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 关于非公共型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论职业教育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二
- 《习作二 我的自画像》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一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五
- 综合性学习三八节的祝福教案设计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七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六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三
- 春笋教案设计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四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画鸡蛋》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