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6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关键语句,理解其丰富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同学们,中国近代史上,曾经留下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为我们留下多少可以见证的文字,但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例外,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
今天,我们来学习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好,让我们走进文本,与名篇交流
(展示:与名篇交流。)
二、与名篇交流
1、整体感知,提示主旨
(展示:整体感知,提示主旨)
师:课前已经读过这封信,现在请大家再次快速流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书信的内容。(展示要求)
(生流览课文,准备)
(生回答)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这封书信的主要内容就是赞美圆明园
谴责侵略者(板书)
师:那么,圆明园美 成什么样?侵略者到底干了些什么?请看大屏幕──
(播放短片)
2、选读书信,感受奇迹:
师:刚才看到的短片,让我们既领略了圆明园的美,又目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那么在这封信中,在雨果心中,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展示:选读书信,感受奇迹。在雨果心中……?)。
师:请从第3段中找出雨果对圆明园进行概括性评价的词句。
(生答)
师:看来,雨果把所有能用到的赞语都用到了,事实上他并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是通过想象描绘圆明园的美,因为他说过“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师:好,请同学们从第3段中找出雨果运用想象描绘圆明园之美的语句。
(生答)
师:真是如梦似幻,人间仙境啊,我们应该用一种柔美的语调,读的让人沉醉其中。下面请听老师朗读。
(生找)
(生答,师评)
师:可是,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
(展示断壁残垣图片)
师:是谁让圆明园变成了断壁残垣。这是因为,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3、细读书信,品析语言:
师:面对如此暴行雨果是怎样谴责的?
请看5~9段,找出最能体现雨果情感句子,并在书上勾画评点。
(生找写)
(生答,师指导读)
师:这封一千来字的信中不仅有着非凡的语言魅力,更折射出雨果可贵的人格魅力,你体会到了吗?让我们走近作者,与名家对话。
(展示:与名家对话)
三、与名家对话
师:读这封信时,我的内心涌动着感动的热流,相信你的心湖早就投进了一枚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我们的思想穿越时空,下面来一个“焦点访谈”。
(展示:回读书信,感悟作者)
1、回读书信,感悟作者:
(分配角色)(提示:记者)
(分组讨论3分钟)
师主持,欢迎您收看。
(活动开始)
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雨果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握住文明和野蛮的标尺,大义凛然,对圆明园的被毁进行了义正辞严的历史总结。
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
师(总结):雨果先生的这封信既赞美了圆明园,又讽刺了侵略者,勇揭真相何等正直!反语潮讽何等智慧!这不仅是我们从信中读出的内容,其实也是我们写雨果先生的信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
师:希望带着问题出课堂。
(多媒体展示:想一想巴特勤上尉看到这封信后会怎么想?法国人会怎么想?)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胜似亲人200字
- 我的父亲
- 我的自画像
- 南方的冬天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 我的一天
- 小青蛙上学
- 元旦的快乐一天
- 今天,我玩电脑了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摔跤记
- 童话故事
- 我的心和“神七”一起飞
- 红领巾的风采
- 圣诞节礼物
- 关于高校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冲突及学生权利保障之探究
- 高校体育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
- 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
- 关于高校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 浅论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的养成与实践
- 高校发生体育伤害事枝的成因今析众对策研究’
- 浅谈大学生权利研究的现状与瞻望
- 高校体育伤害及其法律思考
- 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 关于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 关于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培养的理性思考
-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
- 试析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
- 浅谈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工科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 《乡愁》教学反思
- 《乡愁》教学实录
- 《我用残损的手掌》疑难解析
-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指导
- 《我用残损的手掌》难句解析
-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 戴望舒的诗
- 《我用残损的手掌》有关资料
- 《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
-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思路
- 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 《戴望舒传》:戴望舒的传奇人生
- 《乡愁》课堂实录
- 《我用残损的手掌》透视戴望舒
- 戴望舒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