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萨特简介
让·保尔·萨特(Jean-Palu
Sartre,1905~1980)法国哲学家和作家。生于海军军官家庭,两岁丧父,由外祖父抚养成人。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这所法兰西文化巨人摇篮中,萨特与尼赞、阿隆等同学,这些思想界的风云人物成为萨特的终生朋友和对手。
20年代,柏格森的学说把萨特引进哲学的殿堂,与此同时,他也受到笛卡儿的哲学影响。大学期间,他广泛涉猎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等人的著作。毕业后参加教师学衔会考,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哲学教师资格,并结识了名列第二的波伏瓦,从此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
1931年至1933年在外省任中学教师,1933年到德国研究胡塞尔学说,开始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1934年继续任教并开始写作。1939年应征入伍,1940年在前线被浮,1941年侥幸获释回到巴黎,参加抵抗运动。从此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观点研究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学。50年代以后,萨特进入最为政治化时期,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表明了鲜明的立场。他的杰出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巨大声誉。晚年萨特失明,不得不告别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以谈话方式继续自己的理论运动,直到逝世。
萨特一生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50卷左右的论著。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方法问题》(1969)等。在文学方面,萨特的主要遗产是小说《恶心》(1938)、《自由之路》三部曲(1945~1949)、短篇小说集《墙》等。这些小说形象地阐释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戏剧创作,最为世人瞩目。萨特生前发表了11个剧本,其中《苍蝇》和《禁闭》(1944)被誉为现代戏剧的经典式作品。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文艺评论、政论、杂文等。
1964年,“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瑞典学院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萨特拒绝接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学年的决心
- 我的课余生活
- 课余生活
- 中秋月圆
- 校园的柳树
- 地霞无情,人间有爱
- 秋之美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麻姑仙女回家记
- 我的老师
- 我心中的梦想
- 观花灯
- 我们身边的老师
- 保护自然环境
- “动静分明”的我
-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2)司法制度论文(1)
-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3)司法制度论文(1)
- 我国现行戒毒体系的反思与重构(2)司法制度论文(1)
- 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2)司法制度论文(1)
-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5)司法制度论文(1)
- 电子邮件(E-mail)证据若干问题研究司法制度论文(1)
- 试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越位问题(7)司法制度论文(1)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4)司法制度论文(1)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由“执行难”论我国现阶段的法律缺陷(3)司法制度论文(1)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电子邮件(E-mail)证据若干问题研究(3)司法制度论文(1)
- **女的被害性及其合法权益保护(4)司法制度论文(1)
-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4)司法制度论文(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 《影子》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反思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学反思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