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利用文中的小标题,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3、体会含蓄深邃的描写议论句子的含义。
4、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新颖的结构形式,,弄清文章引文和正文的关系达到整体把握目的;体会含蓄深邃的描写议论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究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含义,掌握新颖的结构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面对曾经发生过的惨剧,你对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对和平与幸福,也许会有更多认识更深的思考。
2、明确目标。
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 出示自学指导一:
速读课文8分钟(每分钟500字以上),运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
1、用一句话简洁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找出揭示文中主旨的句子。
⑵ 交流反馈,教师板书知识树。
⑶ 教师引导,总结概括事件及文章主旨的方法。
2、细读课文,分析理解:
⑴ 出示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用时5分钟,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引文和四部分内容。
2、在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3、你认为文章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说说理由。
⑵ 交流反馈,补充知识树。
⑶ 教师引导,总结此类报告文学按照人物活动的地点分层的一般方法。
3、学生质疑问难,进一步理解课文。
三、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总结此类报告文学的通用工具:
1、根据文章引文和正文的关系达到整体把握的目的。
2、利用文中的小标题,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3、结合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态度,并结合上下文,整体思考,体会含蓄深邃的描写议论句子的含义。
四、深入探究,回归系统
1、拓展阅读,验证工具:
⑴ 学生阅读《天职》,自己画知识树。
⑵ 交流反馈,补充知识树。
2、回归系统,畅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联系本单元课文,谈谈对战争的认识,说说对现代战争的看法。
2、网上浏览文章《历史不容忘却》、《南京大屠杀事件专题报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与同学之间
- 一个让我尊敬的人
- 谈三国
- 无名小山的美
- 地震让我们重逢
- 胆小的我
- 苦咖啡
- 爷爷,我想您
- 时间吸收器
- 开心的毕业留言
- 我是一个爱书的孩子
- 我的“灾区”同桌
- 司马迁
- 我的弟弟之----N种搞笑片断
- 在地震中,他们最令我敬佩
- 创新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让中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
- 小学数学教学的“体验学习”
- 浅析小学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性发散思维
- 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训练的探究
- 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数学语言在三角函数课堂中的艺术
- 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途径浅谈
- 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和思考
- 小学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
- 提高初中学生数学教学独立思维技巧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学科中的培优扶困
- 关于高中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 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教案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教案设计
- 《看云识天气》创新教案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4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简案
- 七年级语文上册《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教案设计
- 《木兰诗》教学设计14
-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设计
- 《童趣》教学设计13
-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上册《女娲造人》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