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能力:
通过关键词语,句子表达特殊感情。
3、德育:
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情谊:
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联系自身,净化灵魂。
【教学重点】
体会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学方法】
读感法 教学媒体 录音机。
【课时计划】
年 月 日(星期 ) 第 周 总 节 课时: 教者:赵春华
课题 背影 课型 教读课 课时:2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反馈调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听歌曲《父亲》,分析其主旨,联系父亲形象导入新课。组织课堂,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制造积极课堂情境。集中注意力,调整精神状态,进入情境。尽力排除各种干扰介绍作者及背景,要求学生阅读注解,补充: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爱国者。
二、学习新课
预习提示中的字词的注音解释、检查预习、学生板演。
补充:栅 迂 不能自已 惦记
三、朗读课文
点拨:注意读出感情 朗读课文 以最后一段为示范,默读课文,勾划以下表现以下内容的语句:
1、人物、事件、地点;
2、不能理解的词句;
3、自已认为感人的地方;
4、写背影的语句 个别指导 默读课文,勾划语句。
四、整体理解
1、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这篇文章主要写谁?我?父亲?我和父亲之间?我的家庭困难?
3、文章总写的一句话是,为什么“最不能忘记”?
4、文章一共写了几个背影?其中写得最详细的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
5、给文章划分一下段落层次。
点拨:
⑴ 明确主要事件与次要事件。
⑵ 明确主要人物,文题为背影,写的是父亲的爱子之情。这点学生很容易混淆。
⑶ 引导学生体会总写点题。
⑷ 初步理解学生对文章层次结构的把握。 发言并讨论,总结并板书,说话训练。
指导:
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经过,评价。
总结:
⑴ 学习重点:字词、朗读。
⑵ 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五、作业
1、造句:
祸不单行 晶莹 踌躇
2、描写父亲的一个背影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1、难忘“背影”,思念之情,总中国题⑴。
2、回忆往事(2~6)
3、再现“背影”,照应开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能力:
通过关键词语,句子表达特殊感情。
3、德育:
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情谊:
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联系自身,净化灵魂。
〖教学重点〗
重点语段(第六段父亲买橘子的过程的描写)阅读,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教学难点〗
朴实的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读感法 教学媒体 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反馈调节、导入新课,检查上节课所学的字词掌握的情况:朗读、听写、尽力排除各种干扰,学习新课、朗读、理解第六段。
讨论:
1、这个背影是怎样的?
2、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3、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为什么怕他看见?
4、父亲为什么“心里感到很轻松似的”?
5、送别过程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引导分析讨论 积极讨论交流 点拨:动词、形容词的表意作用,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攀”“缩”“倾”等词的表达效果。
对学生的讨论给予适当的评价。
阅读理解2、3、4、5段,讨论:
1、我看到父亲的背影就流下了眼泪,这仅仅是因为离别吗?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下的离别?
点拨:不同的背景下的事件具有不同的意义,因而人们的感觉也不一样。
2、把2、3两段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3、在4、5两段中的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无微不至的关怀?(主持讨论,自由讨论,总结并适当明确)
重点语句理解:
1、体会父亲说的四句话
2、“太聪明了”的含义
3、四次流泪的原因,组织讨论,参加讨论,评价讨论。
作业:
抓住特征描写自己的一位亲人题目可写成《我的 》《 的 》或者以其特征为题,公布要求,认真写作,巡回指导,札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童年生活
- 洗脚
- 我最敬佩的奥运冠军是——郭晶晶
- 水球
- 保护环境
- 介绍我自己
- 回报爱
- 我的妹妹
- 20年后......
- 游后老龛
- 胆小的我
- 我的小发明——万能文具盒
- 英雄小萝卜头
- 奶奶家的小兔子
- 爱的细节
- 对台传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我喜爱的传统文化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5)刑法论文(1)
- 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
- 牵连犯中牵连关系的新界定(4)刑法论文(1)
- 探析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 论死刑罪名与死刑限制刑法论文(1)
-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初探(2)刑法论文(1)
- 海外学子中秋国庆共团圆
- 投敌叛变罪若干疑难问题研讨(4)刑法论文(1)
- 浅析刑法条文中涉及的暴力犯罪(2)刑法论文(1)
- 新马华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启示
- 刍议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发展和应用
- 也谈刑罚目的(2)刑法论文(1)
- 《掌声》教后记一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掌声》教后记三
- 《掌声》教学设计二
- 《掌声》教学有感
- 《掌声》教学设计六
- 《掌声》一课的教学思路
-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 《掌声》教学设计四
- 《掌声》教案
- 《掌声》教后感
- 《七颗钻石》课堂教学实录
- 《掌声》中得到的感悟
- 《掌声》评课稿三
- 《掌声》教学设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