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科普文章是本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大自然的语言”这门物候学知识,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准确,使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学生对说明文是初次接触,教师在教学时将淡化文体,重点引导学生积累科学知识,学习文章语言,尤其是一、二两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将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这篇文章还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时教师将渗透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教育,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积累科学知识。
2、了解几种说明的方法,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优美。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美读等方式,赏析本文生动优美的说明语言;文章的主体部分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较难,教师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联系地理知识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那么,大自然是怎么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呢?
2、那燕子低飞、鱼儿跳水又告诉我们什么?
3、花开了,草绿了,燕子低飞,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概括要点
1、默读全文,思考: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2、同桌小议;
3、抢答交流,引发讨论:明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
(由主到次、从空间因素到时间因素)。
4、看中国地图,学生自由朗读课文6~10自然段,鼓励学生质疑。
5、小结并板书:
条理清晰;
过渡:为了使“大自然的语言”这门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作者还非常注重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三、精读赏析,品味语言
1、教师配乐范读一、二两段,多媒体展示四季风光,引导学生欣赏、思考: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2、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感受。(多媒体提供句式)
⑴ 我喜欢(句子或段落),因为当中使用了 (词语或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⑵ 美读一遍。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4、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把道理说清楚的?
⑴ 选择填空。(举例子、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
⑵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说明方法?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根据板书巧总结。
2、考考你。(利用多媒体选题)
⑴ 农谚举隅,一分钟理解、应用。
⑵ 读《大林寺桃花》:你能告诉白居易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吗?
⑶ 假如你是大自然中的一朵花、一只鸟、一棵树……你想对人类说什么?
3、布置:
作业(任选一项):
读一读网络中有关竺可桢及物候学等方面的文章,进一步探索自然;
背一背课文一、二自然段,体会语言的生动优美;
写一写你熟悉的一种事物,力求有条有理、有声有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多型”同学
- “刀子嘴“裴雷
- 哈,我这个人
- 小雪
- 欣赏同学
- 我的老师---王香玲
- 我的爸爸
- 书迷
- 一位爱花的人
- 俺的“气球”妈妈
- 我
- 咱们班主任的“千里眼“
- 我的小妹罗敏
- 老师的“另类科目”
- 我就是我
- 工程数学考试方式探讨
- 论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 加速后发赶超建设美丽沿河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和制度的认同
- 初中体育课学习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意义
- 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 浅析流动商贩的治安综合管理
- 优秀的公务员应具备的政治素养
- 浅谈加强企业党支部廉政教育的有效方法
- 走出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新路
- 浅谈大学体育教学与传统武术
- 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 梁漱溟先生民主自由思想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特点
-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6
- 《木兰诗》教学设计14
- 有关《春》一课的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1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11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4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13
-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9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9
- 《皇帝的新装》教案25
- 《散步》教学设计17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0
-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教学设计
-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8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