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问题探究
翻新时间:2023-08-05
《桃花源记》问题探究
1、读课文第一段,理解“忽逢”一词的意思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2、读第二段。说说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4、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5、辨析“妻子”、“绝境”等词的古今义。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今义:单指妻。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7、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8、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9、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10、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11、有人说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品味高考
- 作文试题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试题评析
- 作文试题
- 高考记言
- 作文试题
- 试题评析
-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 作文试题评析
- 试题评析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内心的独舞
- 一步与一生
- 关于目前住宅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
- 分支电缆的整体性能和在高层建筑配电中的应用
- 中国
- 配电箱价格估算公式
- 大型公路钢箱梁正变异性桥面板(1)
- 论电于商务形势下发展大物流业的策略(1)
- 汕头海湾大桥整体自振模态的测试与分析(1)
- 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划分(1)
- 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1)
- 智能化系统100问
- 各种配电箱的符号
- 配电系统的常识
- 网线、电话线设计秘笈攻略
- 超五类双绞线原理与制作方法
- 接地线PE、中性线N分别共用是否合理?
- 《两只鸟蛋》相关资料 世上有多少只鸟?
- 《两只鸟蛋》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两只鸟蛋》教学重点
- 《两只鸟蛋》学习难点
- 《两只鸟蛋》教案(一)
- 《两只鸟蛋》教学目标
- 《两只鸟蛋》教案(二)
- 《两只鸟蛋》重点字词的意思
- 《两只鸟蛋》考点练兵
- 《两只鸟蛋》写作指导
- 《两只鸟蛋》范文 小鸟的自述
- 《两只鸟蛋》整体阅读感知
- 《两只鸟蛋》训练素材
- 《两只鸟蛋》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两只鸟蛋》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