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6
《短文两篇》基础知识题
1、给下列汉字注音:
陋( ) 馨( ) 儒( ) 牍( ) 案( ) 苔( )
2、读拼音写汉字:
甚 fán( ) yū 泥( ) zhuó 清涟( ) xiè 玩( ) 隐 yì( )
xiǎn 有闻( )
3、形近字组词:
儒 懦
隐 稳
植 值
龙 尤
4、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⑴ 惟吾德馨( )
⑵ 阅金经( )
⑶ 谈笑有鸿儒( )
⑷ 亭亭净植( )
⑸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⑹ 斯是陋室( )
⑺ 濯清涟而不妖( )
⑻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⑼ 陶后鲜有闻( )
⑽ 宜乎众矣( )
5、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
⑴ 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⑶ 无案牍之劳形
⑷ 无丝竹之乱耳
⑸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⑹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填空:
⑴ 《陋室铭》作者 ,是 朝诗人。
⑵ 《陋室铭》中押韵的字是名、 、 、青、 、 经、 和 。
⑶ 《爱莲说》的作者是 ,字 ,宋代 家,学者称他 先生。
⑷ 《爱莲说》以 和 衬托莲。
⑸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 。
⑹ “ , ”写出了陋室的环境。
⑺ 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 。
7、翻译下列句子:
⑴ 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⑶ 无案牍之劳形。
⑷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⑸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⑴ 同予者何人?( )
⑵ 菊,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
⑶ 莲,花之君子者也。( )
⑷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参考答案〗
1、òu xīn rú dú àn tái
2、蕃 淤 濯 亵 逸 鲜
3、形近字组词:
⑴ 儒家 懦弱
⑵ 隐藏 稳重
⑶ 植树 价值
⑷ 龙灯 尤其
4、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⑴ 惟──只 馨──香气,指品德高尚
⑵ 指佛经
⑶ 有学问的人
⑷ 树立
⑸ 亲近而不庄重
⑹ 这
⑺ 洗涤
⑻ 认为
⑼ 少
⑽ 应当
5、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
⑴ 宾语前置的标志,有强调作用
⑵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⑶ 放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舒缓语气,协调音节
⑷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⑸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⑹ 结构助词“的”
6、填空:
⑴ 刘禹锡 唐
⑵ 灵 馨 丁 形 亭
⑶ 周敦颐 茂叔 哲学 濂溪
⑷ 菊 牡丹
⑸ 警戒自己 称述功德 文体
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⑺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
7、翻译下列句子:
⑴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
么简陋的呢?”
⑵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⑶ 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⑷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⑸ 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
水里洗过但(并)不(显得)妖媚
8、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⑴ 反问
⑵ 排比
⑶ 比喻
⑷ 对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一个多话的孩子
- 我崇拜的人
- 胆小的我
- 我的爸爸
- 我的母亲
- 我的母老虎同桌的三大绝招
- 我最崇拜的一个人
- 剿魔者日记(1)
- 这就是我
- 温馨的爱
- 孔明,襄樊感谢你!
- 我的同窗好友
- 交警
- 一张尘封的照片
- 我的爸爸
- 浅谈俄罗斯的的婚嫁习俗
- 当代中国文化休闲街区规模发展的模式探索
- 社会文化的投影:热播剧《士兵突击》的文化启示
- 浅析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论社会文化和政治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影响
- 试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
- “以校取人”之风不可长
- 二语习得中的社会文化理据
- 试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溱潼会船节的开发现状
- 从文学角度看博洛尼亚进程的社会文化维度
- 忽雷太极拳之研究
- 浅析古希腊雕塑中的“真实的完美”
-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
- 日语委婉表达中社会文化的体现
- 谈论和谐文化建设对社会思潮的引导和价值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