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1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

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渗透时代观念──与时俱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了《从三到万》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提高文化修养,要做到四个“要”。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学习要循序渐进;学习要谦虚谨慎;学习要重视老师的作用;学习要诊视问题,举一反三。)

2、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文章,题目叫《陋室铭》。(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解题,揭示目标。

(介绍:表现文体的字:说、记、序、铭。/押韵──刨根问底 :立即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主要目的是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本文是属于哪一种呢?(称述什么功德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读。(回忆鲁迅少年读书时的情景,得出古人读书的重要方法──大声朗读。要求大声读──大声朗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突出指导学生读好下列读音、句读。

3、让学生联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的老师教学生读书的情景,使学生知道大声朗读是学习古文的方法。学生大声读课文。

4、范读。(突出古人读书的韵味,但不必做出古人读书的姿态。)

5、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告诉学生: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所以大家在翻译时,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出示思考题,理解中心、写法

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看图画、看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词──咬文嚼字)

(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设少:从图画上看,房子确实很小,一个人坐着弹琴,室内就觉得拥挤,可见其小;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见其少;自古读书穷人就少,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阶绿”了,更见来客少;室内陈设历历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吗?(思维角度:主人、环境、客人、生活──换角度想:同样一篇文章,刚才读,读出陋室简陋,现在却要读出不简陋。这不是自相矛盾,这需要换角度想。 )

(讨论板书:人品高尚(德馨)、景色清幽、来人不俗、生活高雅)

3、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联系点:“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⑴ (陋室简陋狭小,陈设简单,确实简陋,而斯是陋室,有景可观,安静清幽,有鸿儒谈笑来往,可抚琴读书,无乐音乱耳,无公文劳累身心,因此,作者身在陋室,却不觉陋室之陋。

⑵ 联系“铭”这种文体,一是警戒自己,二是称述功德,。

(启发:抓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等句子,体会作者不愿追逐名利,光宗耀祖,扬名立万;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思想境界。)

中心意思: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板书: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

⑶ 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4、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体背诵

六、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称颂的是:人品(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是高尚的。

批评的是:逃避世俗,脱离劳动人民,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深。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周恩来在人群嘈杂的闹市区读书)这种人在现代生活中,简直不能生存。

小结: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这而从制,岂不善而改之。因此,阅读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七、作业

1、课外练笔:

文章美不美,托物言志的写法妙不妙?仿《陋室铭》的文体,练习写一篇《 铭》的文章,可写文言文,也可用现代文。还可以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阅读古文的看法和体会等。

2、课内作业:

⑴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谈笑有鸿儒 惟吾德馨

⑵ 解释下列带粗的词:

有仙则名( ) 惟吾德馨( )

斯是陋室( )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无案牍之劳形( )

⑶ 下列句子停顿标错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⑷ 下列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

A、《陋室铭》,作者刘禹锡主要想告诉读者:陋室不陋,身居陋室,乐在其中。

B、《陋室铭》,主要讲刘禹锡不慕荣利、喜爱陋室的思想感情。

C、《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操。

D、《陋室铭》,通过和诸葛亮、杨子云的居室的类比,表达了作者也想建功立业、不甘寂寞的愿望。

【板书设计】

人品高尚 刨根问底

托物 陋室 景色清幽 不陋 大声朗读

来人不俗 咬文嚼字

生活高雅 换角度想

言志 德馨:不慕荣利 不求闻达 安贫乐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一天
打拳的苦与甜
第一次撒谎
我是“小鲁班”
放下你手中的鞭子
干干净净迎新年
面对红绿灯,他们竟然那样……
争台风波
记一次采摘活动
找草药
家庭歇后语比赛
我能洗衣服
救青蛙
乡村趣事
煎蛋趣事
浅谈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及其指导策略
关于风景写生取景构图的几点看法(1)
简述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艺术之我见
浅析中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如何去教好小学生
浅析虚拟现实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研究
中国卫星电视的市场力研究(1)
关于学术期刊匿名审稿制的现实分析
简述用“现实道德扩展法”培养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
《大话西游》与“文革后一代”的主体性建构(1)
香港三级电影的反社会情意结(1)
当代美国电影艺术神话与梦幻(1)
关于自考助学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分析
享受语文的魅力──《雨点儿》教学反思
《雨点儿》近义词反义词
《雨点儿》教学设计的调整及思考
《雨点儿》教学札记
公开课上的“春雨图”──《雨点儿》教学札记
谈低年级的阅读训练──《雨点儿》教学感悟
12《雨点儿》教学设计
《雨点儿》词语解释
循序渐进,掌握字词──《雨点儿》教学反思
《雨点儿》教学点评
从《雨点儿》一课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雨点儿》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雨点儿》词语造句
可爱的“雨点儿”──《雨点儿》教学反思
读中有悟 学中有导──听周小平老师《雨点儿》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