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9
敬畏自然,回归生命本色
自然啊!人类与之搏斗了这么漫长的岁月,也没有完全驾驭和征服它。也许,渺小的我们只有敬畏她,珍爱她,才能回归生命本色,才能守住绿色家园……
我一直怀着宗教般的虔诚感悟自然、膜拜自然。
山,绵延横亘;山,险峻挺拔;山,巍峨磅礴……
山,巍峨磅礴,让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丽,令人忆起峨眉……
山,犹如令人景仰的圣哲,沉稳是他的天性,它静静的诠释着生命的伟岸博大,肃穆庄严……
山,好似让人拥戴的伟人,仁厚是他的本色,它静静的献出了珠穆朗玛的神秘,献出了黄山的温泉、云海、迎客松……
水,澄澈清明;水,婉转灵动;水,奔腾不息……
老子云:“上善若水。”
孔子云:“逝者如斯。”
李白有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罗贯中有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水尚智,九曲十八弯后汇如了奔腾的大海,得到了完美的归宿。
水为智者所道、所赞、所感……
山,沉稳敦厚。水灵动聪慧。山与水性格的互补造就了自然生命的美丽。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中藏着许多矿石,水中蕴藏着许多生命,是真;山林之胜,悬崖飞瀑,是美;山的静默,水的灵动,是善。造化之中的真、善、美,我们应用蜜蜂采蜜的精神去搜寻探索,获得其中的真谛。
遗憾的是,身为自然生物一支的人类,却把创造了自己的大自然肆意践踏。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废气排放,江河污染,无辜生灵遭到滥杀。后果是沙漠化、酸雨、臭氧层空洞、地球变暖以至物种毁灭。这是人类不敬畏自然的报应。
回归
面对自然之美,我们往往只是简单感知她的外在,而不真正去理解这种美的内涵包含着纯洁、和谐、流畅、静谧、雄浑、平衡和神秘,包含着一种依照亘古不变的规律生生不息的运动。自然美的本质是一种精神。
一抹斜阳,几丝残云,去踏青,享受那一份纯净吧!
即使不是“人闲桂花落”的幽谷,也非“清泉石上流”的山涧,只是城市中心的一小片绿地,也能感受到那片赏心悦目的绿色──那是生命的本色,那是我们的家园,又有谁忍心打破这片宁静的绿呢?
如果自然是大海,那么人类仅仅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滴水却总想用自己代替大海。
在人类日益失去对自然的敬畏,在破坏自然后屡遭大自然报复的今天,是否该重提一个话题──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其实就可以回归生命本色,就是守望人类的家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一次难忘的拔河比赛
- 快乐的儿童节
- 卷笔刀
- “六一”儿童节
- 春雨
- 我的一家
- 日记一则
- 小白狗的故事
- 日记一则
- 第一场大雪
- 比美
- 音乐喷泉
- 闪光的蝴蝶结
- 游牡丹园
- 未来的汽车
- 谈西方电影名的翻译技巧
- 析微电影的前景及其发展困境
- 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研究
- 再论人身关系
-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任重道远
- 选举制度与民主政治的实践观察
- 基层政府行为方式变革初探
- 红色元素在中国伦理电影中的应用与诠释
-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分析
- 试论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
- 动画在现代电影中的地位和价值探讨
- 从执政党制度创新层面看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
-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 先锋派电影介入动画
- 试论我国直选制度的选民登记程序
- 《司马光》教学处理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五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四
- 《司马光》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评析
- 《司马光》教学
- 《司马光》教学案例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四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五
- 《司马光》教后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三
- 《司马光》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