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九

《司马光》教学设计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0

《司马光》教学设计九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指导识字、写字。

3.通过朗读第四、五段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说明他是个爱动脑筋机智聪明的孩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3.分别抄有第四、五两段课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学习生字

这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请学生读准”司“。告诉学生“司”是“司机”的“司”,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再请学生读准“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笔顺。学生完整地读课题。

二、过渡激趣,整体感知

1.司马光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写在课本里让我们大家学习呢?

2.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的听读姿势、听读习惯的培养,特别要学生注意看清课文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3.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长句子。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留心听,听后互相评议。

三、突出重点,教学课文

1.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很远很远了,课文第一段用了一个什么词表示?学习古时候”读准“时”。

2.有一回,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突然,发生了一件很危险的事,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二到六段。要求:仔细读课文,画出讲司马光表现的词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交流讨论。

(1)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谁来读二、三两段课文?其他人注意听有没有读出危险的感觉。

(2)别的小朋友年看到小伙伴掉进小缸,他们怎么样了?先指名回答,再读有关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生字“都、慌、吓、哭、喊”,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吓、哭、都”的字形。

(3)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指名读第五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强调出司马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评议,练习朗读。

(4)结果怎样?

这里采用师生对读方式怎样?朗读最后一段。

4.司马光救出了小朋友,那时,他自己也还是个孩子,学习生字“孩”,注意“孩”是子字旁,写法与“子”不同,最后一笔是“提”。启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学生可能想出以下办法:①把小朋友拽出来;②在缸里,拉他出来;3把缸推倒等。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们爱动脑筋,然后将方法进行比较:大家想的办法基本是让人离开水,但在当时情况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来不及,司马光能及时想到用大石头砸破缸,使水流出,让水离开人。这个方法巧妙而实用,这与他遇事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二、巩固生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

2.自己描生字,记字形,相互交流记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候:不要漏写第三笔“竖”。

孩:第三笔是“提”,右边要写紧凑。

都:指导双耳旁的写法,第一笔“横撇弯钩”,不要误写成2笔。

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三、课后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

先读读“块、快”,引导学生发现它们读音相同,右边字形相同,左边偏旁不同。了解“块”常指“土块、石块”,所以有“土”旁;“快”一般指速度高,走路、做事等用的时间短,也有“快要、将要”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3.补充练习。

妈妈(  )下班了。

这辆汽车开得真(  )呀!

我有一(  )橡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懒,懒,懒
感受数形结合的奇妙
家规
诚信最可贵
我品尝到了合作的快乐
我的书法生涯
今天,我真开心!
初写的几个门径
氤氲着的感动
给魏敏芝老师的一封信
难忘的2008
老师,告诉您一个小秘密
竹赞
这道难题,我攻克了
祖国
论知识产权(一)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战争决定权授权的宪法透视
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法律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展”的“异化”与“经济”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
现代思想交替演进与传统文化的命运
论宪法权力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宪法的自主性发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问题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
论产权、产权法与财产法的体系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和平传统与中国崛起
从东亚文明传统中开拓中国外交智慧资源
新传统主义与现代化——透视艾森斯塔德的东亚发展观
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金色的脚印》案例
《金色的脚印》教学建议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2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金色的脚印》课文重点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3
《最后一头战象》
《金色的脚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5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4
《金色的脚印》课文简说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1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
《金色的脚印》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