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更新教育理念,实施探究式语文教学──《五柳先生传》教学札记
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强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力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进行探究性语文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新的课程标准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将教师为中心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将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主体地位,将讲授说明的教学过程转变为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作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如何指导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关心”“学会生存”,不断提高能力和精神境界,于是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中,我逐渐形成了一套探究性语文教学思路,具体实施过程是:通读课文──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部分问题、提出新问题──研究学习
──全班讨论──成果展示──总结评价──课后延伸等。
下面以《五柳先生传》一课的教学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在讲课之前,我向学生阐明探究性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告知学生自己教学的思路,以此引起学生充分重视,积极参与,使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第一步:自学阶段。通读课文,由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及《古汉语字典》,扫除文字障碍,记录下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待小组讨论时解决,教师发放部分材料,如《陶渊明的生平事迹》《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赏析》等,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钻进教材,走近陶渊明。
第二步:小组讨论。班里同学4—5人组成一小组,讨论本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由小组长汇总,不能解决的交到大组讨论,这样同学对课文内容已有了初步认识,在小组讨论中,由原来提出的一些问题,又引出了新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第三步: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将材料汇总。学生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查阅其它有关陶渊明的材料,可以到图书馆,也可以将家中有关书籍带到学校,同学互相传阅。在汇总中,我发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陶渊明以“五柳先生”为号?
2、如何理解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作者写五柳先生饮酒、读书、写作可不可以理解为消极避世?
4、作者写《桃花源记》时是什么样的心境?写《五柳先生传》又是什么样的心境?
5、文章第一段作传,第二段写赞,两者有何关系?
6、文章结尾“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五柳先生传》一文的思想精髓,学生在提问过程中,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如第3题,学生就谈到了如何理解《桃花源记》与《五柳先生传》两篇文章作者的心境问题,问题问得比较深入。针对以上问题,我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陶渊明的性情、生平事迹去探寻问题的答案,全班同学展开关于陶渊明的讨论,有的同学旁征博引,将陶渊明的《饮酒》诗及其它散文引入课堂,论证有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又将陶渊明所创作的《五柳先生传》的姊妹篇《归去来兮辞》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陶渊明的人生轨迹,了解他是如何由乐天知命向安贫乐道转化的,以此引起了学生对陶渊明的极大兴趣。
第四步:同学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写成小论文,互相交流学习所得,班里评选出有独到见解者,将论文张贴在壁报上,教师予以综合评价,给各组打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五步:课后延伸,为进一步深入理解陶渊明,学习程度较高的同学可以向高层次发展。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看一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思想一类的书籍,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思想的共性,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联系以往学过的刘禹锡的《陋室铭》以及王维、李白的诗歌继续探究,从而将问题引向深入。
进行探究性语文教学,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走“探究性学习”之路,并不是完全排斥“接受性学习”。在探究性教学初期,要让学生逐步接受,在某些环节并不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方式使学生能尽快获得新知,然后逐步深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
2、在探究性教学中,要避免学生的探究流于形式,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教师要及时予以引导,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高屋建瓴统观大局,每一步聚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现某些动态予以调整解决。
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至今仍处在探索中,所想所做尚未成熟,以上所谈必然有许多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吹牛大王梦游记
- 奶奶的话
- 坐头等舱的男人
- 一个这样的老师
- 我的表弟
- 好男孩
- 爸爸
- 微笑可以换回来时间吗
- 我和奶奶一直住在一起
- 妈妈的手
- 老妈的唠叨
- 我是一个粗心鬼
- 我就是我
- “忍者"爸爸
- “小魔鬼”表妹
- 贵安新区:大健康医药产业在京签约9个项目
-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课堂常规
-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 乡村喇叭讲“大道理”基层声音传“正能量”
- 浅谈化学教师的教学魅力与教案设置
-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 当好村里的“媳妇”
- 浅述红河哈尼族形成的地理基础
- 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艺术初探
- 大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思路浅析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方式
-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 《木兰诗》教学设计12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5
- 《木兰诗》教学设计8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4
- 《社戏》教学设计7
-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5
-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8
- 《社戏》教学设计8
- 《木兰诗》教学设计6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3
- 《口技》教学设计5
- 《口技》教学设计4
- 《社戏》教学设计6
- 《竹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