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诗词曲五首》疑难解析
1、怎样理解《赤壁》中最后两句对周郎的评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议论赤壁大战是孙刘联盟战胜了曹操,而为孙刘联军主帅的周瑜,战胜曹操有各种历史原因,而在战术上主要是利用北军不习水性的弱点用火攻,而火攻的成功又得力于东风之便,这种天时的作用不可忽略。诗人就是抓住这一点发表议论,说如果不是东风之助,吴国就会失败。诗人认为导致周瑜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东风,然而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瑜取得了胜利,而是从反面着笔,假使东风不给周瑜提供方便,击败南下的曹军,那么,孙氏霸业便会成为泡影,历史形势就会完全改观。在这里,诗人轻轻将笔锋一转,就把赤壁大战的胜负归结为侥幸和偶然,完全改变了周瑜在战争中的决定性地位与作用。当然,这种议论中正透露出此诗的主旨。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他常以武略自喻,自负知兵。诗中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正是他军事上的自负之情的自然流露。这同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慨叹异曲同旨,自负中透出抑郁不平之气。
2、怎样看待和品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此诗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首联“凄凉地”与“弃置身”照应,把弃置的悲哀表达得沉痛淋漓;颔联睹物思今,“怀旧”突起惆怅,“到乡”惟有陌生,二句关合,表达诗人如今百感丛生的复杂感情。颈联挺起,转写对坎坷际遇的达观态度。末句扣诗题“酬”“赠”。二人阔别重逢,杯酒之间,感慨良多,但刘禹锡性格倔强、爽朗,对于失败和不幸,他不感消沉气馁,虽有一些感慨,但感而不伤,在颈联高亢旷达的基础上,顺势拈出“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示要在友人关怀的感召下再增长精神,投入到新的生活洪流中。作者境界高奇,虽长期遭贬,感叹悲凉,但能超越狭隘的个人天地,把目光倾注于更广阔的天空,从“千帆过”“万木春”的境界中焕发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参与意识,给人以积极向上之感。
3、《山坡羊
潼关怀古》是怎样安排内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起笔描写潼关险要,落笔在怀古感受,收笔在由怀古引发的历史结论上。这是一种层层深入,篇末点题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它的主题不是外加的、架空的,而是从写景抒情中自然得出的,是真实可信的,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主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主题则是从前面的描写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可谓水到渠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下雪了
- 我的“打工记”
- 秋天不一样的校园
- 家庭运动会
- 沉醉于迷人的秋色
- 家乡的高庙公园
- 玩长隆水上乐园
- 游袁寨山景区
- 暴风雨前后
- 安平桥
- 那一记耳光
- 青岛的冬天美景
- 读《彩色的翅膀》有感
- 春天来了
- 美的追求
- 中国应谋求在低碳时代新的崛起
- 聚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最终协议还需等待
-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 全球碳减排:发展权与主导权之弈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从巴厘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的态势和原则
-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 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环境立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 白洋淀及入淀河流限制排污总量研究
- 浅谈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认识
- 火电“低碳突围”路线图
- 实现低碳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
- 走低碳道路需考虑现实条件 不可盲目跟风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学习指导
- 品味中感动 体验中提升──《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点拨有时是价值引导──《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我们的课能否这样上──《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渔夫的故事》教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