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8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描写早春满井的景色,表达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善于捕捉富有特征的景物,运用贴切而新奇比喻的技巧。

3、学习文中由写景到写人,由写人到写物十分自然的特点。

4、引导学生发现并感悟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

1、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3、学习细致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体味本文的写作技巧。

2、了解作者前后感情变化及原因。

【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辅助用具】

中国地图、知识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读──说──品──写。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预备课)

(读──与文本对话)

要求(要求学生预习后自主、合作完成):

1、熟读课文,注意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停顿,体会作者情感。

2、本文生字词较多,,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准字音。

3、自己试着翻译课文,疏通文意,记下有疑问的地方。

4、有条件的同学查课文的相关资料(包括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课文涉及的内容)。

5、小组长检查各组预习情况。

6、语文科代表收集各小组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作反馈的准备。

第二课时

(说──生生互动)

一、激趣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由此导入(板书题目)。

二、反馈预习情况,师生相互质疑(语文科代表集中各小组疑难问题,尽量由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只伺机适当地点拨引导)

教师熟悉有可能涉及的问题:

1、题解及文体。

2、作者和写作的背景(教师补充资料)。

3、生字、生词、难句(出示小黑板或生字卡或多媒体大屏幕)。

三、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情感(品──师生互动)

1、先由全班推荐一名学生朗读,后由教师据实际情况指定学生或分小组对比朗读。

2、注意字音、停顿、语调的轻重缓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读出这种感情。

3、其他学生认真听读,作评点,教师示范。

四、品析课文

1、整体感知,综合分析:

⑴ 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指名学生回答);

描城中余寒犹厉

绘郊外满井春色 (板书)

抒眷眷珍惜情怀

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寄情于山水的闲适而愉快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⑵ 按自然小组讨论思考:

① 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原文回答)(“余寒犹厉”“飞沙走砾”。)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原文回答)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第一小组)

② 第二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人);“鸟”“鱼”等种种景物,运用很多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第二小组)

③ 体会本文在记叙描写中比喻句的表达效果,试举例说明。(出示知识卡或多媒体大屏幕)(第三小组)

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物(把物比作人)

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

──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

④ 感悟作者议论语句,谈谈你对“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的理解。(第四小组)

⑤ 看看作者的感情前后有怎样的变化,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中国,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郁闷、烦躁──轻松、愉快──感叹、珍惜)(板书)

──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对所任官职的不满情绪,以及对城乡景物的不同感受,有助于认识明代社会。(齐读第一、二段再次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2、纵观全文,揣摩妙点:

教师:这篇课文充满了“美”,请同学们就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找出实例,用课文“美在……”这样的句式说话。要求每人都说,到少要说一句话。

3、教师小结:

写景之美:春水之美、春山之美、春柳之美、春苗之美,它们构成了一篇北国郊原的早春风光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写人之美:作者写了游人的几种情态:饮泉水煮荼的人,显得清雅而悠闲;边喝酒边唱歌的人,显得豪爽而痛快;穿着艳丽服饰的女子,显得从容而舒适。这各得其乐的种种情态,无疑是一幅郊原春游图。

写物之美:曝沙,写鸟的安闲恬静;呷浪,写鱼的自由天真,作者通过鸟、鱼──静──动的情态,概括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之感。作者甚至发现和感受到在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之间,都洋溢着一股喜气。

写人之美:作者的情,表现在出游之际。来到野外,看到堤岸两旁高高的柳树,闻到滋润的泥土的芳香,他快乐的心情就像脱笼之鸟一样,飞向那辽阔的春天原野。作者的情,还表现在写景、写人、写物之中,表现在他游玩之后的美好感受中。

写景状物的特点:白描的手法,拟人的写法,生动的比喻。

六、迁移训练(写──综合能力提升)

我们祖国的山河壮丽,有巍巍泰山,浩浩黄河,有万里长城、千年古刹,还有神奇的香格里拉,……江山如此多娇,恩施风景这边独好。下面请同学们抓住家乡景物特征,运用比喻手法,由写景到写人,由写人到写物有层次描写一处春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三只小猪
老师,您是……
我长大了
今天真开心
自立买东西
爸爸称赞了我
我难忘的一件事
我帮助了同学
我忘拿了橡皮以后------
观羊
画画
小鸟
我爱我的每一天
下雨也有好坏
我开碰碰车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
社会公正、社会主义遗产与社会民主主义
关于“文化产业”定义的一些思考
销售预测风险的管理研究(1)
关于两汉县级管辖下的司法制度的简述(1)论文
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
后极权和东欧知识份子政治
刺绣的形式特点探析
对儿童家具绿色营销策略的探讨(1)
《隋史遗文》与晚明评话及民众心态
邓小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谈藏族传统司法制度初探(1)论文
艺术设计在多媒体中的可行性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忠实践行“三个代表”
学院艺术设计人才培训模式论述
《乌鸦喝水》重点字词梳理
《乌鸦喝水》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乌鸦喝水》随堂练习:提高篇
《乌鸦喝水》教学目标
《乌鸦喝水》教学重点
《乌鸦喝水》重点问题探究
《乌鸦喝水》考点练兵:积累篇
《乌鸦喝水》重点字词的意思
《四个太阳》美文赏析:春
《乌鸦喝水》整体阅读感知
《乌鸦喝水》教学难点
《四个太阳》美文赏析:济南的冬天
《乌鸦喝水》老师语录
《乌鸦喝水》随堂练习:巩固篇
《乌鸦喝水》考点练兵:阅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