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吟咏、联想,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诗中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形象、生动与凝练;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教学方法】
朗读、体味、讨论。
1、朗诵:
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变教知识为教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习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 布置预习,反复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⑵ 预习课后练习,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
⑴ 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⑵ 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⑶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
一、出示名言警句,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屈原的画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根据你的理解,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生答)这是著名的关心人民疾苦的句子。从古到今关心人民疾苦的数不胜数,有屈大夫屈原、诗圣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现代的孔繁森等。(边讲边出示人物)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作者简介
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师补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
三、看插图,你想到了什么
四、朗读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和解释)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
五、品味语言
本诗有两个突出的语言特色,一是用词生动,形象鲜明;二是结构严谨,层次井然。重点让学生品味诗歌中的精彩用词与语音节奏随情感变化有致变化的特征。
询问学生:“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相机点拨。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
六、整体感知
本诗写了哪几个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求:能从文中找出由哪些词语或句子表现的?可以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总结。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现实 自己
群童抢茅 推 关 忧
无可奈何 己 心 国
及 民 忧
长夜沾湿 人 生 民
忧思不绝
理想 祈盼广厦 天下寒士
七、再读全诗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山西民歌中有“唐朝师生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读全诗:
1、教师范读(富有感情的吟诵),并投影诵读要注意的节奏和重、拖音。
2、学生借鉴教师的方法,自由吟读诗篇,同时背记内容。
3、学生共同朗读。
八、能力拓展
如果有时间,请同学们根据1、2段,对人物形象和场面进行合理想象。
九、小结
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变成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朱德参观杜甫草堂的题词。我们但愿杜甫草堂长留人世,杜甫诗篇光芒千秋永照。
【板书设计】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现实 自己
群童抢茅 推 关 忧
无可奈何 己 心 国
及 民 忧
长夜沾湿 人 生 民
忧思不绝
理想 祈盼广厦 天下寒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王牌”老师
- 我最敬佩和一个人
- 机械王国大冒险
- 女生看了会哭,男生会沉默
- 免打三大招
- 竖起诚信的路标
- 人生路上的领航人——老师,感谢您
- 我们敬爱的老师
- 父亲伟大
- 我的爸爸
- 大别山的乡村之旅
- 一个女生玩魔兽世界的真实故事
- 我的爸爸
- 我的童年愿望
- 海鲸传
- 浅析折叠自行车设计
- 刍议博物馆文物类展品展陈设计空间布局
- 明星微博营销的“明星效应”分析
- 视觉传达设计的市场定位与策略
- 从翻译腔角度谈外宣文本的翻译
- 英译汉长句翻译要素和技巧研究
- 娱乐“整容”记
- 简析计算机CG图形设计审美之装饰意味美特征
- 影像背后的真实
- 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内涵
- 《大地》影评分析
- 光与建筑空间的探索
- 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分析
- 儿童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 归去来兮,纵使相逢不相识
- 回忆我的母亲
- 藤野先生
- 《世说新语》三则
- 愚公移山
- 故乡
- 曹刿论战
- 《春》
- 有的人
- 出师表
- 一四曹刿论战
- 海燕
- 第6课我的叔叔于勒(苏教版九年级上)
- 第5课故乡(苏教版九年级上)
- 《有的人》
- 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