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7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引导学生品位词的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词中重点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⑵ 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欣赏词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重点词语把握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总结分析词句表达作用的方法。
【媒体使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渲染气氛
1、导语:
雪,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钟爱之物,诗坛文苑,多有咏雪的佳作。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今天,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去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去体会一代伟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
2、播放视频资料。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欣赏视频资料。进入情境。感受音乐美和情感美。
自由有感情朗读词。体会感情。 二、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提问:
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组织学生交流。
个别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独立思考问题。
交流。 三、研读课文,分析体会词句作用
1、提问:
你认为《沁园春 雪》中哪些词句写的好,为什么?
2、组织学生发言: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思路:
⑴ 词句表面意思→
⑵ 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⑶ 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联系中心或思想感情)
3、学生根据思路分析词句。
4、品析词句:
词句表面意思→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联系中心或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
发言。
四、拓展阅读
1、出示阅读材料:
⑴ 介绍写作背景。
⑵ 播放诗词朗读录音。
2、布置阅读任务:
内容:自由选择其一。
步骤:独立阅读→小组交流。
3、组织各组交流。
个别学生朗读。
欣赏。
学生独立阅读、思考。
小组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
五、课堂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行星讨论会
- 月白风清春雨闻
- 游临沂动植物园
-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 小评漫画《假文盲》
- 校园里的草坪
- 缩写《小英雄雨来》
- 大尼号遇海盗
- 春天来到了
- 我与互联网
- 我最尊敬的人---石老师
- 家乡,我为你歌唱
- 校园里的爬山虎
- 凤城春
- 最让我难忘的一件事
- 县级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1)
- 管理审计在铁路内部审计中的应用(1)
- 澳大利亚政府效益审计的启示(1)
- 英国商业银行内审的特点分析(1)
- 利用Excel进行应收款项的账龄审计(1)
-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作(1)
- 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审计法律制度情况如何?(1)
- 浅析黄金企业管理审计的要点(1)
- 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及单位风险的安全隐患(1)
- 澳大利亚内部审计经验介绍(1)
- ACCESS数据库软件在税收审计中的运用(1)
- 上市公司会计审计相关问题以及监管要求(1)
- 日本中小学计算机教学项目的效益审计(1)
-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1)
- 西方内部审计十大发展趋势(1)
- 《核舟记》课文写作特色
- 《核舟记》学法导引
- 《核舟记》课标解读
- 《核舟记》参考译文
- 《核舟记》语法修辞
- 浅析《核舟记》独到的语言特色
- 《核舟记》学法指导
- 《核舟记》课本习题提示
- 宁波发现稀世珍宝 专家解开核舟四谜
- 《核舟记》课文简析
- 关于“核舟”之“窗”“启”“闭”谈
- 《核舟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明朝时的微雕技艺
- 《核舟记》典型例析
- 《核舟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