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学法指导
翻新时间:2023-04-16
《外国诗两首》学法指导
这两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精微,学习时应着力于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用心领悟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
这两首都是礼赞大自然的田园诗,学习时,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两首诗的具体内容、景物描写、语言特点、感情意蕴等方面进行比较,以加深理解。
在大自然的乐章中,蝈蝈和蛐蛐的叫声是最平凡的旋律,但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却以睿智的语言让这平凡的叫声表达出不平凡的意义;而叶赛宁的《夜》又令人神往,产生无限的遐想。学习这两首诗,要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并体味诗所特有的意境,品评关键语句的意味。
《蝈蝈和蛐蛐》写于1816年12月30日,是济慈早期创作的一首颇富哲理性的小诗。诗人以抒情的笔触,抒发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蛐蛐交替歌唱的情景。从而歌颂了大自然的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
《夜》通过侧面描写烘托出夜的静谧、美好,给人以无穷的想像和联想的空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学习《蝈蝈和蛐蛐》一文时,可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带动全篇的意境,比如:“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从来没有停息”,大地的诗歌为什么“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答案无非有两点:一点是因为夏日郊外的蝈蝈,一点是因为冬夜炉边的蛐蛐,它们在最炎热和最寒冷的时候依然歌唱,突出了生命不息的意境之美,而这也是本诗的关键之处。
学习《夜》时,可通过分析诗人所描写的景物来理解意境之美。比如:思考“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与静谧的夜有何关联?”理解了这一点,这首诗的境界全出。另外,要想了解一位诗人,仅读其中一篇是远远不够的,多搜集几篇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加以比较阅读,会更全面地体会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也会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深邃的色彩
- 岁月如歌——无人喝彩的回忆
- 《论语》的温度
- 《论语》读后感
- “善待”的快乐
- 由衷的欣赏
- 岁月如歌
- 初中生军训日记与心得体会
- 初中生活的苦与乐
- 我班“动物册”
- 夫子春秋
- 岁月如歌——初中生活二三事
- 孔子,我们永远的神往
- 岁月如歌——那串涩涩的桑葚
- 花样年华
- 邓小平对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浅谈大国在中亚的利益交织
- 北京地铁10号线奥森区间降水方案选择与实施
- 对复合式地铁车站内衬墙开裂原因的探讨
-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简析
- 浅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创造
- 轨道交通中的节能坡及其工程应用
- 广州地铁五号线第三方水平位移监测的实践
- 关于解决中国养老保障问题的实现方式与步骤
- 谈论有序的政治参与与中国政治的发展
- 浅谈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论中华民族传统祖国的意义结构
- 地铁车辆运营记录仪的设计和应用
- 从“公务员报考热”看公务员绩效考评制度的构建
- 儒学与人际
- 《触摸春天》范文习作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 《永生的眼睛》重难点分析
- 《触摸春天》训练素材
- 《触摸春天》考点练兵 积累篇
-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永生的眼睛》相关文学常识
-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别用眼睛伤害他
- 《永生的眼睛》老师语录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
-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父亲的眼睛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二
-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四
- 《永生的眼睛》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