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2
教学《敬业与乐业》的几点感受
本文是梁启超先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在上海的一家职业学校所作的一场演讲,由于听众是中学生,因而文章较为通俗易懂,但是对于没有理性的接触过议论文的初二学生来说,确实是再好不过的教学议论文的典型教材。
讲课之前,简介梁启超先生的时候,特地将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介绍给同学们,但是没有朗读,现在想象,朗读一遍,效果可能会更好,至少对于学生了解少年梁启超对生命的执著态度有较强的感染力,在此表示遗憾。朗读课文的时候,板书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同学们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生可能会说的是敬业与乐业,这时告诉他们论点应该是一句话,一个判断句,这样学生就能顺利的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即第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
应该说本文的结构是很清晰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文章中的起止点以及各部分的重要信息同学们解决得都很快,但是在解决“为什么要敬业”这一问题时,遇到了一点麻烦,为什么要敬业,文章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我突然发现在这一节文字里有很多句子非常象班级墙上的明言警句。于是就让学生找本段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学生们找了很多句,如:“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找完之后,我们有惊奇的发现: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一遍之后,发现他们可以组成一段完整的话。并且当我让他们从这些句子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要敬业”这一问题时,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然后我们又发现这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应该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为教学本文的一大收获,与大家分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买菜
- 逛集市
- 买菜
- 制作蝴蝶标本
- 我与奥运同行
- 捉蚂蚱
- 小狗
- 去买菜
- 买菜
- 买菜
- 自己去买菜
- 买菜
- 讨价还价
- 买菜
- 去小菜场买菜
- 从国际法角度论钓鱼岛主权的归属(1)论文
- 论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1)论文
- 关于徐特立早期教育伦理思想探微
- 论民族地方文献的采集
- 浅谈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探析(1)论文
- 试论中国在亚丁湾行使普遍管辖权的国际法依据(1)论文
- 关于萨克塞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 新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
- 论国际私法的国际法和国内法性质(1)论文
- 地方文献工作对地方建设与发展的作用
- 浅谈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法中的适用问题(1)论文
-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之探索
- 国际竞争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制度(1)论文
- 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 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思考
- 《搭石》一课教学反思
- 《搭石》教学实录
- 踩着搭石过长江
- “词”中见功夫──听王红老师《搭石》有感
- 由《搭石》教学并看借物喻人类文章的教学
- 《搭石》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心之所至,美之所现──江西省南昌市教研室王玲湘执教的《搭石》一课印象
- 《搭石》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创设情境 朗读品味──《搭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搭石?搭石!
- 听黄建跃老师的《搭石》有感
- 《搭石》精彩片断
- 《搭石》教学反思
-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