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思想先知的从容与幸福──《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读后感

思想先知的从容与幸福──《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读后感

人类对于伟大思想家的纪念太过于轻浮和粗糙了。平庸者的精神经历是干瘪而单调的,他们之所以缺乏对思想家的敬意,是因为他们无法进入思想家心灵内部。读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我深深地为这种心灵默契和精神交融所打动。终生致力于反对专制暴政而孤军奋战的伏尔泰在逝世一百年后听到了心灵的和声。

为了将人们从宗教狂热中拯救出来,伏尔泰始终没有放弃同专制和迷信的斗争。虽然孤立无援,但是,他无所畏惧地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在一个遏制言论自由的狭隘时代,大力鼓吹宽容、理智、胸怀开阔,将不容异己的行为视为理性的反面。这与当时的宗教立场是相对抗的。但他拒绝随波逐流,拒绝充当精神奴隶,他敏锐地发现了时代的痼疾,并用尽力气去捣毁笼罩其上的那种冠冕堂皇的合理性。他终于成为了开一代风气的标志性人物。法国学者让·勒赛说:“宽容精神之蔚然成风,或者说承认宽容是维持国内和平、防止不公正现象的因素,主要是哲学家为之努力的结果,其中有培尔(逃往荷兰的难民)、狄德罗、达朗伯、霍尔巴赫、卢梭、伏尔泰,而伏尔泰尤为突出,是倡导宽容精神的真正斗士。”

雨果这样评价伏尔泰:“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无论是微笑还是嘲笑显然都不仅是浮现于面部的一种表情,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启蒙者内心的敞亮和坦荡,没有傲慢与偏见,没有灰暗和犹豫,理性和爱照亮了一切。启蒙之光驱散了黑暗和愚昧。雨果之所以用“笑”来描述伏尔泰,是因为启蒙是一件很亮堂的事情。歌德临终时说:“打开窗户,让更多的光进来!”光,是一种精神象征。有了光,人们的眼睛就会明亮起来,徘徊的脚步便不再盲目。在人类的暗夜里,启蒙者所点燃的这一点点光亮,具有开创历史的意义,因为它终结了夜晚,召唤着人类的未来。所以,雨果说:“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作为光明传播者的伏尔泰开启了新的历史,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说:“十八世纪天才的思想家们的理智力量、诚实、明晰、勇敢和对真理的无私的热爱,直到今天还是无人可以媲美的。”伏尔泰的伟大并不在于他是否隆起了一座思想巅峰,而在于他使得思想力量的爆发成为可能。雨果形象地说:“伏尔泰生活的84年,处于君主制的极点和大革命黎明时期。他出生时,路易十四仍然在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登基。他的摇篮可以看作是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他的灵柩是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伏尔泰的伟大正是在于他在一个绝望的时代创造了希望,在一个黑暗的时代,迎来了光芒。

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党为了表达对这位启蒙运动先驱的敬意,将他迁葬在巴黎先贤祠,并在他的柩车上写着:“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在一个喑哑时代呼唤自由的伏尔泰,其精神价值怎么估价都不过分,因为在他遭受教会势力的驱逐,四处避难,更多的人在昏睡之中,在麻木之中,对国王的昏暴腐朽、宫廷的荒淫无耻、贵族的骄奢淫逸视而不见。这种盲视源于思想的懒惰和内心的怯懦,他们不但无法预言专制制度的破产,而且连专制对人民自由的剥夺这一基本现实都不敢指出来。当教会以上帝的名义把无数“异端”送上了绞刑架的时候,市俗社会居然是一片喝彩声。伏尔泰关于自由的呐喊就在这样一种污浊沉闷的空气中艰难地传递着,虽然他没有构建庞大的理论体系,提出全面深远的学说,但是,他启动了影响整个人类历史的人文运动,成为“法兰西思想之王”。

伏尔泰说:“我的本性是热爱真理,不管你的看法如何,我都要把真理写出来。”伏尔泰虽然遭到了同时代人的冷眼,但是却赢得了一个世纪之后的思想同道雨果的真切怀念和由衷赞美,这正是思想先知的幸福。这种幸福不是来自华丽的词句和极其高调的褒扬,而是来自真诚的理解和深刻的认同。雨果延续了伏尔泰的精神战斗和不懈追问,因为野蛮还在,专制还在,哲学之树还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启蒙者的思想沉潜于时代生活的深处,静观着时代表层的魔鬼翩跹和人心浮躁。他或许早已经预料到自己的启蒙努力不会白费,因为有雨果这样的充满激情的思想者将自由的火把传递下去。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把炽烈的情感注入思想的灯盏。伏尔泰在雨果那里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一种精神寄托。在纪念仪式上,雨果发出极富穿透力的声音。这片演说今天读来,仍然是字字滚烫,句句灼人。

雨果对伏尔泰逝世一百年的纪念,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反思。作为一个世纪诗人,雨果对“世纪”的心态是极为复杂的。在《悲惨世界》中,雨果称19世纪为“伟大的世纪”,在《历代传说》中,他又诅咒:“卑鄙的世纪,可怕的世纪,忘恩负义的世纪。”作为浪漫主义者的雨果永远是超越于现实、听从于理想的。但是,他又无时不刻地倾听着时代的脉搏,他坚信:“一种思想一旦适应了时代,就具有无比的力量”。雨果回望伏尔泰身后的一个世纪,不由得感到一股凄凉,这个有益于人类的生命的熄灭,使得哲学的抗议变得稀薄。健忘的人们重又习惯于被奴役的生活。伟大的声音面临着失去共鸣的危险。就是在这个时候,雨果发出了拒绝遗忘的声音,为人的自由与尊严而呐喊。一个自由的时代在这些不畏权势的思想者的斗争中渐渐生成。它告诉人们:思想启蒙的道路注定充满泥泞,只要不向黑暗妥协,思想迟早会冲破迷雾发出夺目的光芒。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自画像
你背书包吗
好爸爸?坏爸爸?
谢谢你,同学
调皮的桑桑
月景
未来的家乡
抽签
我喜欢的赛车——“雷凌号”
街道的自述
我的小狗
老师,谢谢您
谢谢你,郭学欣同学
校园艺术节
可爱的弟弟
诵读经典美文 传承传统文化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刑法论文(1)
在美术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浅析周杰伦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之美
数字动画创作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
破产犯罪之立法研究刑法论文(1)
死刑的司法现状及其展望刑法论文(1)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美术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于美术学专业生传统文化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从电影《2012》看美国传统价值观及文化
合同诈骗罪及其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问题刑法论文(1)
略论计算机网络犯罪刑法论文(1)
数学美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及其教育价值
也谈刑罚目的刑法论文(1)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2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母鸡》教学设计
《白鹅》教学设计3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2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3
《母鸡》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设计与反思
《巨人的花园》片断赏析
《猫》课堂实录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