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杂谈
〖“深度体验”式语文的三重品格〗
“深度体验”式语文就是要将学生“诗性情怀”的激活与建构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价值旨归。因为人是一个诗性的存在。人类如果还能继续存在下去,“诗”就永远不会从人们的心底消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诗性的灵魂,只是在工具主义与实用主义张扬的现实文化语境里,人的诗性情怀被暂时遮蔽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是要高扬诗性的大旗,激活学生的诗性情怀。
那么,激活和建构学生的诗性情怀是不是只有靠诗呢?不,朱光潜说,一切文学都具有诗的特质。我要说:“语文的本质就是诗性的,它是超越现实功利的精神性存在。”所以,语文老师理应利用一切语文资源义无反顾地致力于学生诗性情怀的激活与建构,让我们的语文课氤氲着诗性的光辉。
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时,我先作了一个调查,结果班级95﹪的学生都不喜欢这篇文章。他们认为,家书应该是那种温情脉脉地嘘寒问暖而不是像傅雷这种板着面孔讲一些大道理。我以为,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诗性情怀”的丢失。
教学中我重点围绕“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赤子”这一话题致力于学生“诗性情怀”的激活与建构。我先鼓励学生从文中去寻求直接或间接写“赤子”的语句,品味“赤子”内涵,学生在文中发现赤子首先是“心灵的纯结”,“不是纯结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引号中为《傅雷家书两则》语)两个反问,语意坚决,可见傅雷对“心灵纯结”的赤子有着怎样的认同和期待?这不是一种家长里短的普通家书,而是心灵相通的灵魂互动。傅雷说:“有这种诗人灵魂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这种吸纳了民族精髓的激情和大气也是“赤子”的应有内涵,学生发现作者在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几句诗时,连用两个感叹号,表明作者在写这几句诗时内心是多么的激动!是啊,整篇文章无处不洋溢着傅雷激情澎湃地言说。这种涵括了对纯结的坚守和激情的阐扬的赤子之心其实就是一种“诗性情怀”,在物质文明遮蔽学生纯真心灵的时候太须要这样的“诗性情怀”来澄明他们的灵魂。然后我让学生去寻求古今中外的“赤子”(贝多芬、苏轼等),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去深度体验这种“诗性情怀”,从而建构学生的“诗情人生”。有学生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这样写到:“通过老师的引导,我真正明白了傅雷的良苦用心,今天的社会多么须要这样纯洁激情的心灵。”
一篇所谓“枯燥乏味”的家书尚且蕴含着浓浓的“诗性情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以弥漫着生命活力的语文文本去激活和建构学生的“诗性情怀”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天的色彩
- 下雨
- 我给妈妈留葡萄
- 台灯
- 我和妈妈去商场
- 吊扇
- 时钟
- 我
- 我的篮球服
- 美丽的小西湖公园
- 幸运的一天
- 参观世界八大奇迹馆
- 蝉
- 庆祝生日
- 帮妈妈洗碗
- 对培育国民公益意识与发展民间公益组织的思考
- 一部“行政集权”的证券法
- 对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单薄、模糊
- 试论濮阳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
-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借鉴
- 《证券法》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保护神
- 从市盈率角度看当前A股投资价值
- 浅谈中国地产的金融泡沫
- 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本质上是一部管理法
- 论转变执政理念 构建责任政府
- 民族主义何以可能
- 入世能否为B股带来新机遇
- 我国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
- 试析当前公安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研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称象》相关资料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案
- 《称象》教学设计十七
- 《称象》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称象》大改写
- 《称象》教学札记三
- 《太阳》教学实录
- 《称象》教学设计十六
- 《称象》课堂教学简评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