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读《故乡》

读《故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读《故乡》

《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12月回乡的见闻。它所反映的,是辛亥革命1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困苦不堪的历史真实,艺术地揭示了农民和农村问题的严重性。

原来,那一年的8月19日,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城西直门内公用库八道湾11号的房子,要结束长期的会馆生活,携眷安居于北京了。他12月1日乘火车离京,经津浦、沪宁、沪杭车及钱塘江轮,于4日晚抵绍兴,回到故家。在故家,他住到24日上午,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经原路于29日中行回到北京。

这时候的鲁迅,显示了那一代中国作家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心态。和西欧一些文豪不同,这些作家很少出身于都市的名门宦族或显赫世家,大部分都出身于中小城市乃至于县治小镇的书香门第。在国情特殊的中国,他们所出身的这些地方,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和乡村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城里人,镇上的人,跟乡下人甚至都有血缘的亲戚关系。鲁迅一家就是这样的典型人家。于是,象鲁迅这样的作家,当他们还在家时,面对着乡下人,他们无疑是十足的城里人;但是,当他们被生活驱逐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来念书、谋生的时候,面对着真正的城里人,他们又显得是“乡下人”了。这些“乡下人”,思想意识,情感趣味,一时之间,都还不会被大城市真正同化,而保持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甚至还有人保持着和大城市气息之间的一定距离。当他们拿起笔来写故乡的时候,面对着当时的中国农村,就不能不包容进去自己的一种特定的思想情绪了。

从鲁迅写《故乡》可以看到,他热爱故乡,同情农民,而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无法在故乡人民的苦难面前闭上眼睛去编造一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聊以自慰。作业一个有良心也有责任感的作家,一旦拿起物来,眼前就会浮现出来一幕幕的人间悲剧,哪有闲情逸致去用悦耳的音乐和醉人的鲜花装点自己的作品呢?

于是,《故乡》就为农村的衰败发出一声悲叹了。你看他,一开篇就把人们带进了一片萧索的荒村里,竟显得没有一丝活气!待到踏上家门,又见那瓦楞上许多枯草断茎当风抖着,眼看老屋难免易主,几房本家业已搬走,更显得寂静了。盼儿归来的老母,迎进了亲人,虽然很高兴,却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这样的勾勒景物,这样渲染气氛,鲁迅一下了就把读者带进了他所规定的审美心绪之中。接下去,写“我”与儿时的好友闰土重逢,鲁迅使得作品为农村的衰败发出的那一声悲叹更加凝重和深沉。这闰土,是鲁迅笔下用了很大的心力写成的一个人物。“我”和闰土的重逢,竟是一次如此令人悲哀的会见。闰土再也不是“我”记忆之中的闰土了。他身材倒是增加了一倍,但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一项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鲁迅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更可悲的是,重逢之时,“我”的一声“闰土哥”,换来的却是他态度恭敬的一声“老爷”!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辛苦麻木的生活把闰土都折磨得象一个木偶人了!鲁迅的心是悲凉的。虽然,鲁迅通过他的悲惨境遇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掠夺与压迫乃是中国农村破产、农民贫困的总根源;虽然,鲁迅还写了闰土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自己牛马不如的奴隶生活的无言的控诉,从而揭示了,正是象闰土这样的倔强的石像一般的贫苦农民当中蕴藏着革命的力量;但是,鲁迅的悲叹还是人心潮难以平复的。到小说结尾,“我”躺在船底上听潺潺的水声,想到老屋离自己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渐渐远离了,鲁迅又一次在字里行间渲染了自己的悲哀!由他这样抒写自己的悲哀,我们还不难意味到,鲁迅发出了绝非几声肤浅的慨叹,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他渲染如此凄清的气氛,表现这样伤感的情调,秘密在哪里呢?他自己原已揭示了的。那就是:“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然而,眼前的故乡却是另一种现实。闰土的不幸命运和农村凋敝残破的景象,惊醒了鲁迅的怀乡梦了!加上“五四”落潮后鲁迅的思想又在变幻的时代风云中浸染了苦闷与彷徨的色彩,这样,说及故乡,他就不能不带着一种难以排遣的痛苦了。这样的心绪、心情,其实就是一种带着浓重的伤感情调的乡愁。表现在小说里,我们可以称之为隐现着乡愁的伤感的故乡风。当然,鲁迅不是在为个人而伤心哭泣。要那样,这篇小说也就微不足道了。他的热泪,以至于热血,都混和着故乡的泥土气息,表现了颤抖在心灵深处的悲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伤感的故乡风是一种美。正因为有这心灵的美,小说收束时,鲁迅才又有那一番关于“新的生活”、“希望”以及“地上的路”的哲理思考和慨叹。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为农村的衰败发出一声悲叹,这样表现隐现着乡愁的伤感故乡风,并不影响勾画故乡的风物习俗,描绘山川人情的美丽。《故乡》工于这种描画,也下分感人。《故乡》的思想艺术成功,实际上还开启了20年代“乡土文学派”小说的新风。举凡“一声悲叹”,“伤感故乡风”,还有描绘习俗及山川的美,也都成了那时“乡土文学派”小说的共同特点。

(摘自《鲁迅名作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地成长
我心爱的军舰
筑长城
品味成长
记一件意义的事
蚂蚁吃掉了“小火车”
看书
假如我有一只神笔
动物的自我介绍
美丽的“寻梦谷”瀑布群
校园艺术节
我学会了坚持
动物奥运会
给蚊子行贿
第一 次 购物
搞好党课教育的几点建议
入党个人自传中材料的写法
党支部大会讨论一般是哪些内容
入党知识: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过程
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党组织关系转移的要求与办法
入党思想汇报相关知识
2011年入党培训思想汇报范文
入党知识:入党相关问题回答
入党谈话的部分内容
党员考察谈话意见稿范文
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入党思想汇报的写法
入党志愿书如何填写
入党证明材料相关知识
箱式变电站应用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智能大厦弱电机房的综合化配电和布线模式问题
电工口诀
常规电缆的型号、名称及用途
家用中央空调的类型及特点
2009年江苏电气专业疑难问题答复(完整版)
环氧树脂干式电力变压器安装技术要求
弱电工程施工流程和规范
对加强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方法的探讨
变配电所设计存在问题综述
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常用方案及整定计算
电气工程师在工程中的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住宅区室外照明的选用
变电站电气设备“四定”巡回检查探讨
《蝙蝠和雷达》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七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一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二
《蝙蝠和雷达》教学建议
《夜莺的歌声》教学片段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三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二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八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三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四?
《夜莺的歌声》教学建议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