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调动”黄蓓佳创作之路
翻新时间:2023-08-07
女儿“调动”黄蓓佳创作之路
黄蓓佳年岁不大,但她的少儿作品却整整影响了两代人,早期的《小船,小船》、《唱给妈妈的歌》、《芦花飘飞的时候》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个时候她正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有一天向江苏的《少年文艺》投了一篇《星空下》,这一投让她与少儿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特别要感谢《少年文艺》的原责编顾宪谟先生,他收到我的稿件后马上给我来信,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当时的《少年文艺》在全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刊物,一个大学生能受到这样的礼遇该是多大的动力啊!之后我迷上了少儿文学,不断地给《少年文艺》投稿,最多的时候一期会有我两篇文章,为了不让别人嫉妒,顾宪谟让我一篇用真名,一篇用笔名。大学毕业的时候,他还特地将我在《少年文艺》上发表的所有文章结集出版,并寄给我一笔在当时看来很不菲的稿费,同时叮嘱我不要乱花,存起来以后出嫁用,那个语气简直就像一位父亲。”大学毕业后,黄蓓佳来到南京,没想到顾宪谟不久就离开了《少年文艺》,她一下子失去了写下去的热情,开始专攻成人文学,“我一直没有放弃过成人文学,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成人文学领域风头很健,超过了少儿文学。”
从1983年到1996年,黄蓓佳只字未写少儿作品,心里面也丝毫不想。可是,1996年她梅开二度了,女儿武修莎上了小学六年级,个性非常好,活泼开朗,但成绩一直“中不溜”,让黄蓓佳非常焦急:到底该怎样培养孩子?于是她再次回归到了少儿文学中来,《我要做好孩子》让今天的孩子喜欢上了黄蓓佳,就像他们的父母当年一样,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目光,她又一气呵成写了《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飞了》,包括今年已经交付出版社的《漂来的狗儿》。但是同时被两代人喜欢,在黄蓓佳看来似乎并不太受用,她笑称:“不爱听这样的说法,好像我已经是老奶奶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 诚信
- 快乐的旅行
- 搭瓜架
- 第一场大雪
- 亲爱的祖国
- 爸爸帮我改正缺点
- 都是臭虫惹的麻烦
- 星期六的故事
- 四眼看世界
- 韩国烧烤
- 后悔的泪水
- 我的理想
- 后悔的泪水
- 鹳儿,你可好
-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路向(1)论文
- 从审计准则变化中解读信息化对审计取证的影响
-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思考(1)-行政管理论文
- 试论英语语言教学中文化资源的运用
- 化工行业审计风险与防范
- 新时期高校建设项目审计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
-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社会审计与政府委托模式探讨
- 企业绩效评价中的管理理念(1)-行政管理论文
- 着力推进新华书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行政管理论文
- 关于新形式下多媒体教学技术改革初探
- 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关系分析
- 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1)-行政管理论文
- 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1)-行政管理论文
-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一体化探讨
- 浅谈工程量清单项目审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
- 《童趣》课堂教学案例
- 《童趣》教学案例
- 《童趣》相关设计
- 《理想》有关资料
- 生成性课堂教学摭谈──以《童趣》为例
- 《童趣》教学实录
- 记我成功的一节课──《童趣》课堂实录
- 趣教《童趣》
- 《童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童趣》教学例说
- 《童趣》教学叙事录
- 《童趣》教学实录及点评
- 《理想》教学设计
- 《童趣》课堂实录
- 《童趣》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