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8

《心声》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心声》是一篇表现学生生活的儿童小说。它以纤丽的情节叙述,清丽的人物形象,令人伤感的语言和深沉的思想内涵感染着读者。小说描写了与契诃夫小说《万卡》中主人公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李京京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但在上课时由于原先指定朗读的学生怯场,李京京勇敢“救场”朗读课文,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听课的人。小说深刻地揭示了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和教育中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这篇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最主要的一是成功的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京京心里痒痒的,忍不住又折回去,趴在窗户外面听。”这两个细节从动作、神态、心理写出京京多么希望老师也让自己读一段啊,他太喜欢这篇小说了,他太感动了,他能够读好,他要好好地把自己的“心声”当众表达出来!再如,“两颗晶莹的泪珠从京京眼里涌出来,‘吧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自己都吓了一跳。”京京完全进入了情节之中,以至于连眼泪都流了出来。二是心理描写。小说多次描写李京京的内心活动,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一个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可从这些描写中窥探出家庭与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三是对比描写。程老师在京京朗读前后的不同表现,赵小桢朗读时“撒娇的腔调”与李京京朗读时的抽噎、落泪,都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完整地刻画了李京京的形象,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课标要求,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与作品充分对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受人物形象,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鉴于本文语言浅近,学生已有阅读与鉴赏小说的一些经验,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形象,在交流对话中,在合作探究中,获得人生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清故事情节,理解“心声”在文中的含义;体会和学习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比描写;从主人公的经历中感悟文学鉴赏与生活经历、情感投入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复述故事情节,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体会艺术特色,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课外阅读,帮助理解主人公的经历和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习主人公纯洁、善良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情主人公不幸的生活遭遇;沟通理解,形成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

【教学方式】

1、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鉴赏入手,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理解小说的内容。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人物形象、小说主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努力读出“自己”,读出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有效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获得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话题:万卡的故事。以此话题激发学生阅读、学习这篇小说的兴趣。

二、梳理故事情节,把握小说内容

1、学生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2、概括复述故事内容,理出小说的写作思路。

写作思路参考:

⑴ 时间先后:

① 第一天下午放学后,京京要求朗读课文被拒,回家路上躲进小树林里朗读;

②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京京试图纠正同学的误读遭讥哄;

③ 公开课上同学怯场京京“救场”。

⑵ 情节发展:

① 京京要求朗读《万卡》遭拒──开端;

② 京京躲进树林里朗读《万卡》──发展;

③ 京京纠正同学误读遭讥哄──继续发展;

④ 同学怯场京京“救场”──高潮;

⑤ 京京决定给爷爷写信──结局。

3、对话交流,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与同学、老师合作探究:小说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教学参考:

⑴ 第一问见“教学依据”。

⑵ 第二问:

① 李京京渴望朗读课文希望老师理解的“心声”;

② 李京京为不能朗读课文心里非常难受的“心声”;

③ 李京京受课文感染想念爷爷和家乡好友的“心声”;

④ 李京京为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而遗憾的“心声”。

三、鉴赏人物形象,体会小说特色

再次走进文本,与作品对话,与老师、同学交流,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探究与对话专题:

1、你觉得李京京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小说是怎样表现他这些优秀品质的?能结合小说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吗?

2、你觉得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她吗?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会怎样对待你的学生?

教学参考:

1、李京京纯真、善良、执着,勇于表现自己。是通过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和对比描写来表现的。

2、程老师认真、好强、自信,但有点虚伪,缺乏对孩子的真情了解,但在公开课上能随机应变、知错就改,也是得难能可贵的。

四、梳理小结,畅谈感受

先让学生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特点、人物形象整理在读书笔记本上,然后畅谈学习这篇小说后的感受。特别引导:从李京京的经历中,我们能够悟出哪些读书的方法?

教学参考:读书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与文本、与作者、与心灵交流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倾注了自己的情感,调动了自身的体验,在我们心灵真正被感动的时候,就真正地进入了作品之中,就可以读出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

五、课外阅读,帮助理解李京京的经历与感受

课外阅读契诃夫的《万卡》(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契诃夫小说选》),比较:李京京和万卡的经历有哪些相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乒乓小将“
我们班的整人军团
我的妈妈
我的朋友们:飞子
口水城
同桌梦幻曲
最关心我的妈妈
我的“不懂”同学
我的“标点”同学
我们班的“武则天”
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的启蒙老师
我的面面观
超级外婆
"小肥猪"
电动车窗控制器的防夹测控算法
软土地基箱涵施工病害分析与对策
伺服压力机主传动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670MW机组发电机密封油提纯装置的应用
莱钢中型生产线热锯辊道轧件停止位置控制功能的优化
石粉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合料的试验分析
无触点控制系统在行车系统的应用分析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优化算法研究
基于大气散射理论的视频去雾算法的研究
环境污染治理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研究
关于乡镇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动的思考
电缆T接端子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交通道路环境大气氮氧化物监测技术浅议
浅论高校图书馆服务沟通新模式之微交流
集装箱堆高机行走液压系统研究
《木兰从军》教案之一
《学棋》教案之一
《沉香救母(一)》教案之二
《木兰从军》教案之五
《木兰从军》想象说话训练
沉香救母的精神分析
《木兰从军》教案之二
《沉香救母(一)》教案之一
《木兰从军》教案之三
沉香母子相会后
《沉香救母(二)》课文原文
《沉香救母(二)》教案之二
《木兰从军》教案之四
《学棋》教案之二
《学棋》第一课时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