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结构谨严、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

2、学习鲁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

1、重点:

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2、难点:

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了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熟读课文,对文中的一些句、段的深层含义和所隐指的具体内容,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切体会。

2、掌握下列词语:

玄虚 渺茫 诓骗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二、技能训练

1、讨论分析:

⑴ 找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讨论它们的关系是否成立?

⑵ 鲁迅是如何驳斥论敌的论点和论据的?

⑶ 作者的论点什么?它是如何树立起来的?

⑷ 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内涵是否相同?

⑸ 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2、阅读理解:

揣摩课文开头的两段话,回答后边的问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⑴ 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⑵ 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⑶ 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其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口”?

3、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的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4、讨论:

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三、自我测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班级
我们只不方便三小时读后感
表哥家的小狗
读必考阅读80篇有感
我去了大海边
我心爱的小白兔
神圣而美丽的千佛山
新教室新环境
游郑州记
读世上最美的身姿有感
小乌龟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爱拼才会赢
妈妈我爱您
读书心得
中学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小学地震应急预案
2011年春运期间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学校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学校大型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饮食卫生事故应急预案
酒店电梯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中学雨雪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小学2011年秋季期末考试安全预案
学校实验室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中学紧急疏散演练预案
试论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民法论文(1)
试论国家官员的隐私权民法论文(1)
对合同生效中“意思表示真实”要件之思考民法论文(1)
民事诉讼证据立法与诚实信用原则民法论文(1)
浅析现阶段稳健的财政政策
简述盗窃QQ号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民法论文(1)
抵押权物上追及力之检讨民法论文(1)
浅谈金融风险向财政转化的防范对策
浅谈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税收管理分析
先买权制度的价值批判与反思民法论文(1)
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
关于中外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比较的研究
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宏观定位民法论文(1)
商法的精神
对阻止欠税人出境的重新审视——从纳税人权利角度出发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学会看病》
《难忘的一课》
《我的“长生果”》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分析
《桂花雨》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鲸》教学设计
《窃读记》
《青山处处埋忠骨》
《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