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关于舒婷
1、生平: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创作室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2、舒婷诗歌的艺术风格:
舒婷擅长表现人的情感的曲折和复杂性。她抒发的情感,常常不是单一的。其中,包含着因时代、社会和个人生活等影响、制约而产生的多种复杂因素的纠结。这种感情冲突,有时表现为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实现的艰难之间的矛盾;有时表现为意识到的历史责任与是否有力量承担的矛盾;有时则表现为“自我”二重性的冲突。《中秋夜》中,诗中讲话人坚定表示:“道路已经选择,/没有蔷薇花,/并不曾后悔过。”历史责任感排除了对“花朝月夕”的流连和眷恋。然而,感情和心理上的矛盾并没有消失,以至靠这种理性的自觉,也难以抑制:“要有坚实的肩膀,/能靠上疲倦的头;/需要有一双手,/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尽管明白,/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不过,她的复杂的心理矛盾所产生的忧伤,是明亮的忧伤。这是由于这种情感,是建立在“人类善良天性”的信任上,是为“理想的太阳”所照耀的。
舒婷的诗歌艺术,有一个变化过程:从感情直接倾泻,到逐渐重视用具体诗歌意象,来凝定激荡奔流的情感。她早期的诗,表达上缺乏节制,有些比喻,有些形象,也有陈旧感。但在捕捉、传达曲折、变化的情感的细微之处上,却充分表现了她的敏感和细致。她常常运用假设、让步、转折的句式,来凸现这种感情的复杂。八十年代以后,在诗的凝练、意象的独创性和丰富的内涵等方面的追求上,都取得明显的成绩。在《惠安女子》、《神女峰》等诗中,更纯熟地表现了从客观生活中提炼诗歌意象的方法,并继续运用她的以特殊句式表达复杂感情的手段,使她的诗中独有的既忧伤痛苦,又美丽光辉,同时也有些许沉思的激情,得到更有含蓄性的展现。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杉木
- 记一件可恨的事
- 小蜘蛛
- 过生日
- 当我受到责备时
- 我的路
- 植树
- 记一次开心的事
- 我也想学工
- 我的寒假生活
- 仙人掌
- 壁虎
- 荷花
- 四季的风
- 梦
- 论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在投资环境改善中的作用(1)论文
- ××电信公司CDMA业务发展策略探讨
- 浅论事实推定的效力(1)论文
- ××通信公司门户网站的经营策略
- ××电信公司××增值业务的营销策略分析
- 品牌资产衡量及核心价值的维护
- 小议法院文化建设(1)论文
- 浅探新《公司法》中出资制度的缺陷及其重构(1)论文
- 如何提升我国手机市场客户满意度(1)
- 论互联网时代网络销售优势的获取(1)
- 论农村房屋所有权和农民利益保护(1)论文
- 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整合策略探讨
- [经济管理论文]高职院校基于整合营销理论的品牌建设研究
- 浅论住宅商用法律制度(1)论文
- 浅析市场调研在电信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
- 《争吵》 趣闻故事
- 《检阅》 趣闻故事
- 《争吵》 知识点精析
- 《争吵》 考点练兵1
- 《将相和》
- 《争吵》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检阅》 训练素材
- 《争吵》 考点练兵2
- 《争吵》 教案讲义1
- 《检阅》 范文习作
- 《争吵》 重难点分析
- 《争吵》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争吵》 教案讲义2
- 《检阅》 考点练兵1
- 《检阅》 考点练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