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3

《孔乙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通过自学理解积累文中字词。

⑵ 通过查找网上、报刊、杂志、书籍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以及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锻炼学生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⑶ 进一步了解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⑵ 通过联系作者的经历、时代背景,领悟文章的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孔乙己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对待弱者和别人的不幸,培养学生懂得要有同情心,继承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了解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2、理解社会环境描写,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

分析众人对孔乙己的态度,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搜集有关本文的资料,包括鲁迅创作本文时的思想状况、时代背景、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复习七年级(下)中的《鲁迅自传》及课后附文《〈呐喊〉自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理清故事情节。

2、了解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3、分析从“我”的角度叙述故事的好处。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趣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当时社会遗弃的多余人的形象。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

二、听课文录音,掌握下列生字词

阔绰(chuò) 舀(yǎo) 羼水(chàn) 绽(zhàn) 拭(shì) 蘸(zhàn) 打折(shé)

三、速读全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三要素

人物:孔乙己。

环境:咸亨酒店(社会环境)。

情节:

1、开端、发展(第4~9段)

2、高潮:(第10~11段)

3、结局:(第12~13段)

四、精读品析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1、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时间:十九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还没有废除。

地点:咸亨酒店(各色人等往来聚会的场所,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2、本段交代了在酒店喝酒的两种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

板书:

短衣帮──站、外、贫;

长衫──坐、里、富

3、小说中的“我”是否鲁迅?为什么?

4、前三段为孔的出场作了哪些铺垫?用“我”的角度叙述有什么作用?

(交代孔生活的社会环境,为孔后文写不伦不类的身份埋下伏笔。)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教师板书)

六、作业

1、识记本文字、词、文学常识等知识点。

2、预习分析孔的性格和造成孔悲剧命运的社会因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分析孔乙己的性格。

2、讨论造成孔乙己性格悲剧的社会因素。

〖教学步骤〗

一、精读品析

1、浏览课文4~11段,找出描写孔乙己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

2、分析、讨论这些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孔乙己什么性格特征?

肖像描写: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特殊身份

身材高大──完全有可能自食其力

皱纹间常夹些伤痕──常受凌辱,常挨打

衣服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懒

一部乱蓬蓬的衣白的胡子──穷困潦倒

语言描写:

满口之乎者也──迂腐不堪

君子固穷──自欺欺人,死要面子

动作描写:

排出几文钱──拮据而穷酸,显示阔气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回去──境遇悲惨,但仍好喝

要教小伙计“回”字的四种写法──善良

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善良

神态描写:

不屑置辩的神气──自命清高

以上是正侧描写,酒客的谈论是侧面描写

二、讨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社会因素──制度: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使孔乙己既不能进学又不会营生,百无一用,无法生存。

2、使孔乙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使沦落到形同乞丐的地步也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他轻视劳动,好吃懒做,因偷窃而被打折了腿,仍麻木不仁,至死也未能醒悟。

三、小结

1、想像作文:孔乙己离开酒店之后(300字)。

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第三课时

一、播放电视剧《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的片段

二、激情导入

被打折了腿的、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的孔乙己在众人的嘲笑声中、在众人冷漠麻木的目光中,用他那双沾满泥土的手慢慢地走向死亡。上节课我们分析了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一大社会因素──制度,是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他,使他既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成为百无一用的废物。所以说他是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三、教授新课

1、分析讨论造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另一大社会因素──人的因素(分小组讨论、交流)

⑴ 孔乙己周围有哪些人?这些人在课文中有一个共同的表情动作是什么?

长衫主顾、掌柜的、短衣帮、小伙计、孩子们,表情动作是:笑。

⑵ 孔乙己周围的这些人物的笑各有什么不同含义?为什么?

长衫主顾:冷酷、鄙视长衫主顾是有权有势的阶层的代表,其中包括沿着科举制度的阶梯爬了上去的读书人,他们对孔乙己的不幸不但没有同情反而嘲笑他。

柜的:贪婪、无情、冷酷 文中写到掌柜的反复几次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时,掌柜的仍然象以前一样取笑他、挖苦他。

短衣帮:麻木、愚昧 他们和孔乙己同是受压迫、受剥削者,同是受苦人,却和有钱人一样嘲笑孔乙己,拿他寻开心。可见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多么麻木和愚昧。

小伙计:轻松解脱、鄙视 只有孔乙己来到店里小伙计才可以笑几声。当孔乙己要教小伙计“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时,小伙计心里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孩子们:纯真无邪 孩子们年纪还小,还未受社会污染

⑶ 作者对这些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对长衫主顾和掌柜的是揭露与批判;对短衣帮和孔乙己是同情与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这种把人的悲剧命运放在笑声中来写的方法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以乐写哀 倍增其哀 这样写使小说超越个人悲剧的范畴,揭示出更广泛的社会悲剧意义。

3、分析讨论小说的主题:

学法指导:学习文学作品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章不离作者、作者不离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同时还要联系作者的其它同类作品来分析。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通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精神和肉体受到的双重摧残,揭露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的罪恶,更主要的是,揭示了民众的精神麻木、思想愚钝的精神状态,小说正是为了揭示社会的这一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四、发散思维

孔乙己如果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他的命运会怎样?(小组讨论、交流)

(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五、作业

1、课外阅读鲁迅小说《阿Q正传》、《药》。

2、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弱者和他人的不幸。(书面作业)

【板书设计】

揭露和批判:

长衫主顾:冷酷、鄙视

掌柜的:贪婪、无情、冷酷

短衣帮:麻木、愚昧 同情和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小伙计:轻松解脱、鄙视

孩子们:纯真无邪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是小河
放过课间宝贵的十分钟吧
我的学校
才艺展示
自我介绍
秋天的校园
小鸭子
泰子日记(二)拦路劫匪
小书虫
月季花真的变色了
我要变成糖果人
小乌龟的自述
泰子日记(三):伤心的离别
道德中心主义的张扬与消解
传统的整合与利用——试析儒学道德文化的现实意义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浅析中国诗与画的关系
试论孔子道德学说的构建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探析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10)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粤西年例习俗及发展
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统文化
远古苗族的写作——附丽于古歌和刺绣
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案
《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太阳》教学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太阳》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