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8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通过赏读人物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把握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鲜明的个性特征。
2、欣赏这篇小说的独特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
3、感受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领悟劳动人民淳朴的人情美。
【教学重难点】
掌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学习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及设想】
1、诵读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做背诵要求,使学生领悟小说语言的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京东北运河畔,朴实的民风孕育了朴实的人。他们重情重义,爽朗豪放,在他们身上,有着中国农民的人情美。在充满了浓浓乡土气息的语言描写中,他们—小男孩,何满子,爷爷何大学问,奶奶一丈青,是那样的鲜活灵动!看哪,他们正向我们走来。
二、预习检查
1、作者及题解: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中年,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孔梨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
2、背景资料: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50年,曾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代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篇小说共12节,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表现了他们多情重义,除奸助良,扶贫济困的美德。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这两节浓笔重彩描写了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六岁的男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和掌握词语的意思:
⑴
听写生字:
烟囱(cōng)
梆他(bāng)
纤夫(qiàn)
腌臜(ā
zā)
捯气(dáo)
唿哨(hū)
拗不过(niù)
隐匿(nì)
勒令(lè)
戏谑(xuè)
荣膺(yīng)
断壁残垣(yuán)
蓬蒿(hāo)
作揖(yī)
礼聘(pìn)
嘬着嘴唇(zuō)
剜肉(wān)
捎马子(shào)
⑵
解词:
荣膺隐匿
一气呵成
如坐针毡
影影绰绰
望眼欲穿
两肋插刀
妙手回春
天伦之乐
四、研读课文,探究赏析
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老师适当给以点拨和评价。
1、想一想,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为什么号称“何大学问”?
2、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3、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4、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五、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
1、学生有感情诵读,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
2、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联系熟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说岳飞传》等,进行比照,交流。(教师点拨)
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总之,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六、积累迁移
小说通过对景物和风情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同时也塑造了多情多义,爽朗豪放的中国农民形象,读了之后,相信你一定感慨良多。可就自己的爱好和感想来写一篇读后感。
七、布置作业
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妈妈
- 我登上了长城
- 生活中的小镜头
- 小兔子
- 我懂得了感恩
- 未来的世界
- 我爱家乡的苹果
- 假期里干的一件事
- 坚持就是胜利(读后感)
- 美丽的龙角山
- 我学会了包饺子
- 我生病了
- 游玩珍惜动物园
- 外婆的爱
- 我挨打了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2)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之影响研究
- 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2)刑法论文(1)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分析(2)刑法论文(1)
- 论我国刑事侦查的公正与效率目标(2)刑法论文(1)
- 论我国刑事侦查的公正与效率目标刑法论文(1)
- 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3)刑法论文(1)
- 刑事超期羁押现状分析与反思(2)刑法论文(1)
- 我国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建立设想(2)刑法论文(1)
- 论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 试论刑事执法工作的人性化(2)刑法论文(1)
- 通过对联感受传统文化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五四”新文化传统与作为“现代民族戏剧”的中国话剧
- 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创新
- 《路旁的橡树》|人教版
- 《花钟》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
- 《中彩那天》|人教版
- 《翠鸟》
- 《爬天都峰》|人教版
- 《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版
-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标教材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动手做做看》|人教版
- 《翠鸟》教学设计
- 《惊弓之鸟》课堂教学实录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