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析契诃夫的《变色龙》

析契诃夫的《变色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4-12-18

析契诃夫的《变色龙》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中脍炙人口的一篇。它没有风花雪月的景物描写,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安排,作家在描述一个警官偶然审理一件人被狗咬的案情中,只用寥寥几笔,就极其简炼、锋利地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灵魂丑恶,面目可憎的沙皇走狗──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寄寓着一个发人深思的主题。

《变色龙》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节):写“案子”的发生。是故事的开端,交代了主要人物(奥楚蔑洛夫)、主要事件(一件狗咬人的小事)和事件发生的地点。作家运用白描手法,稍加点染,便勾勒了当时社会冷落肃条的情景,“四面一片寂静……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不是一般的环境描写,而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工业危机和经济萧条的一个侧面,是社会不景气和俄罗斯人民生活贫穷的真实写照。作者把人物和故事安排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第二部分(6~27节):写奥楚蔑洛夫处理“案子”的全过程。是故事的发展。这一部分根据警官对“案子”处理的三次变化反复,又可分为三层:

第6节~13节为第一层,是“案子”的第一次反复,也是警官嘴脸的第一次暴露。

第14~20节为第二层,是处理“案子”的第二次反复,再次暴露了警官的奴才丑态。

第21~27节为第三层,是对“案子”处理的最后一次反复,彻底地暴露了警官的奴才真面目。

第三部分(最后2节):写“案子”的结局与开头遥相呼应。写警官抖着威风扬长而去,赫留金遭到一顿训斥和一阵嘲笑。

现在我们就来剖析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主要人物形象:我们说奥楚蔑洛夫是一条沙皇的走狗,这在故事一开头,人物一出场,就能识别出来的。我们看,警官这一天巡街回来,走过市场的广场时,穿的是“新的军大衣”,提的是“小包”;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巡警,“端着一个筛子,上面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明眼的读者一下子就看得清,原来,警官这一天为沙皇维持所谓社会秩序,其成绩颇为卓著,其手段也必然相当精湛;怪不得他是那样踌躇满志,八面威风,俨然象个常胜的将军。

接着小说就具体描写警官处理“案子”的第一次反复。

开头,警官只听首饰匠的单方诉说,就装模作样地“审”起“案”来,骂随便把狗放出来的主人是“老爷”,“不愿意遵守法令”,“就得管管他们”,把狗弄死好了!他这时的面孔是多么“公正”,办案态度又是多么“坚决”。后来,看热闹的人群里有人说,“这好象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警官一听,则非同小可。他虽没有丧魂落魄,但也被吓得浑身发热,立即随机应变,象舞台上“变脸”似的,换了一副面孔,千方百计地把狗咬人的“过错”,推到赫留金身上。他的立场又鲜明地转到狗主人一边去了。

为什么警官审理案情,会前后判若两人呢?“有比较才能鉴别”。警官开头不问是非曲直,不加调查考察,口出妄言,胡乱判断,这能不能说是他的胡涂?不,我们稍加思索可知。他对狗主人和赫留金,本来都素昧平生,更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当然对谁都谈不上什么感情好恶。他的立场先偏在首饰匠一边,只不过说明他惯于抖沙皇的威风,热衷于维护沙皇法律的“尊严”,对“乱子”无处不管,是他走狗本性的自然流露而已!

到后来就迥然不同了。当警官知道狗主人可能是席加洛夫将军时,他就不能不冷静思考了。他最懂得自己和将军的利害关系,要是真的奉公执法,罚款罚到狗主人──席加洛夫将军的头上,可能吃一顿大亏;要是对将军的特权加以保护,连同他的小狗也不例外,倒可能多捞到残羹冷肴。而这才是奥楚蔑洛夫梦寐以求的买卖。于是,他不顾前后矛盾,出尔反尔,力图证明狗咬不着赫留金,而是他“异想天开”,趁机要捞一笔外快,是个“鬼东西”。这里,作家对警官的性格开掘就深了一层。原来,他不仅是个狐假虎威的奴才,而且还是个趋炎附势,厚颜无耻的脚色!

警官处理“案子”的第二次反复,是在他的下属巡警叶尔德林先自作聪明地否定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后又肯定“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的情况下发生的。巡警起初的否定,顿时使警官感到保护席加洛夫将军的特权落空了,对狗倾注热情也白费劲了。但为沙皇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责”和保护自己的“尊严”总不能丢。他又把脸一抹,变得威风凛凛,要替首饰匠出一腔“晦气”,好象他真在主持“公道”了。巡警后来的否定,加上看热闹的人群里有人又加上一句:“没错儿,将军家的!”这又增加警官断定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将军的份量。他的生理也随着心理的变化而变化。他又自然地变过去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象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条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警官的立场又坚定地站到狗主人一边去了。

你说,奥楚蔑洛夫对狗为什么会忽而爱之欲其生,忽而又恶之欲其死呢?对赫留金又为什么一会儿肯定他是受害者,一会儿又骂他为“混蛋”呢?他时装红脸,时扮白脸,该是荒唐可笑,自欺欺人的吧?不,对警官和培植他的时代来说,这是自然而又真实的。他对沙皇陛下忠于职守、甘心效劳也好;对席加洛夫将军特别讨好,连对他的小狗爱护备至也好,都是可以“合二而一”的。作家正是要借助警官的反复无常、自相矛盾的“表演”,更鲜明、突出地勾勒出他的趋炎附势、奴颜婢膝的走狗本相,并且对他和他所维护的“法律”加以辛辣的嘲讽!

警官处理“案子”的第三次反复,是在席加洛夫将军的厨师路过木柴厂里时发生的。将军的厨师普洛诃尔最后断定“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警官听到这位权威发言人的话后,这下可真给他找准了狗主人,“整个脸上洋溢含笑的温情”。警官再一次称赞小狗来;再一次恐吓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不消说,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沙俄,干着溜须拍马的勾当,是极易飞黄腾达、鸡犬升天的。因此,只要能得到将军的青睐,奥楚蔑洛夫自然会乐此不疲;即使能讨得将军哥哥的欢喜,也要百般献媚。这正是作家对这条走狗本相淋漓尽致的揭露!

小说写到这里,才把警官丰富而完整的性格,和盘托出。读者不是可以洞见,他变来变去,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嘛!他的认定狗主人,就往那里钻、看见肉骨头,就往那里“变”的形象,不是写得如闻謦欬的吗?作者笔下的“这一个”走狗形象,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他虽无穷凶极恶的嘴脸,却有无耻龌龊的灵魂;虽无老奸巨滑的技俩,却有阿谀逢迎的绝招;虽无拳打脚踢的恶习,却有翻来复去的本领;虽无聪明绝顶的脑袋,却有愚不可及的性格。

他的三次审案“表演”,乍看确实荒唐可笑,却是非常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揭示了那时俄罗斯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可言的一个侧面;有力地鞭笞了在俄国统治者豢养下的走狗的丑恶灵魂。作家把没有价值的东西展示给读者,引人发笑,其用意也灼然可见:他分明要借助笑声驱赶当时的黑暗,借助笑声召唤未来的光明。

分析小说,往往离不开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下面就简要地谈它两点:

文字简炼,对话生动。契诃夫的《变色龙》,翻成中文,还是一个不满三千字的短篇,可以说,用笔极其经济、简炼。但作家却能游刃有余地把奥楚蔑洛夫这条走狗形象,栩栩如生,一波三折地刻划出来;而且,通过对这条走狗的揭露与嘲讽,批判了整个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性和腐朽性,深切同情当时俄罗斯人民备受欺凌、痛苦不堪的生活命运,收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这不能不说他具有把语言千锤百炼的惊人能力,不能不说他具有把复杂生活“纯化”的惊人功夫。过去捷克一位批评家曾称赞契诃夫是能够“把日常生活的矿石变成宝贵的金子”的魔术家。他确是当之无愧的。

“言者心之声”。按着生活逻辑,把对话写的符合各样人物的阶级地位和性格特征,这是刻划人物,展示他们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契诃夫是中外闻名的文学语言大师。他的《变色龙》不在人物外貌的描绘和景物的铺陈上见长,而主要是以人物对话的生动取胜的。作家的独到之处,是能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而内心世界的显示,又决不依仗作家的声明,却是用人物对话,让他自己去表露。我们试看这几句话:“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条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这里警官的言外之意,无须多加发明,不是就能猜想得到的吗?!契诃夫只用三言两语,就使一个内心世界卑鄙肮脏,奴气十足的走狗形象,跃然呈现在我们眼前。请再看,警官在厨师证实小狗是将军哥哥的时候,又是这样说:“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对话是这样平平常常,却又显得多么生动、犀利。它不是入木三分地把一个善于自我解嘲,善用甜言蜜语、善作拍马奉承的走狗形象,活脱脱地表现出来了吗?!

寓庄于谐,耐人寻味。契诃夫在《变色龙》里所摄取的是,警官的极其平庸灰色的生活,作家却善于选择最典型的环境和情节,经过巧妙的安排,漫画化的渲染,在轻描淡写中有辛辣,把警官的捉襟见肘、破绽百出、自欺欺人的“表演”,象个马戏团里的小丑似的推向观众面前,使他出尽丑态,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这种寄庄严的主题于诙谐的外衣下的表现手法,是讽刺文学的特点。契诃夫也是一位讽刺文学的大师。他的《变色龙》所产生的艺术魅惑力,恰如鲁迅在评论契诃夫的另一作品《坏孩子和别的奇闻》里说的一样:“它不是简单的只招人一笑。一读自然往往会笑,不过笑后总还剩下些什么──就是问题。”

──节自浙江师院宁波分院《语文教学》1978年第3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妈妈
原来老爸喜欢
我的爸爸
我要看武侠!
游戏迷老爸
那个人的自画像
我家有个“咖肥猫”
真我风采
打我吧,请打我吧!
镜子
我变了
还是他做得对
我的好朋友
“萝卜”“青菜”大盘点
我爱我的外号
别让自己痛苦
滨州市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抓住改革关键环节 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枣庄市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法制化的实践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关于西周对“本能”的译介研究
公益类事业单位管办分离体制改革研究
鞍山市、桓仁县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分析
日本海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政策及启示
肥城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行“多兵种联合作业”
基于模因论的日语借词研究
评述《西乡南洲遗训》的修身思想
高青县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 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结合实践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七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二
1《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2《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七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四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1《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二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三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三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一